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朱海斌:中国未来5年潜在成长率为6%至7%

企业报道  2015-10-04 00:21:13 阅读: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参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时表示,未来劳动力、土地所带来的有利因素都会下降,未来5年的潜在成长率可能为6%至7%。一个十万亿的经济体年成长7%就是7,000亿美元,从增量而言,大陆每年的经济增量仍然是上升的。因此,经济增速的下滑并不意味著大陆经济增量的下滑。

  另一个重要因素,大陆经济这一次有很强的人为因素,是主动调整的结果,而不是被动的。未来几年,这种结构性调整还会持续,去产能过剩和去杠杆也会继续。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会很大,而且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除外部环境、要素市场及政府意志的改变,经济成长的压力还相当程度上来源于金融风险的上升。2009年的4万亿之后,大陆金融行业的信贷发展太快,社会融资总额佔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倍,不管是按IMF还是国际清算银行的标准,都已经进入金融风险的警戒范围。而从实际数据分析,大陆这几年计划中的去杠杆并没有发生,事实上只是加杠杆放缓而已。从债务指标来看也不乐观,2014年底大陆整体债务的水准佔GDP比重已经达到2.2倍,虽然还没达到美国、日本的3倍以上,但新兴经济体普遍都在1.5以下。大陆的债务风险水准与经济发展阶段已经不匹配。惟大陆数年来将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控制,同时财政也开始积极处理地方债,只剩下企业债的风险较高。在低经济成长、高金融风险的新阶段,朱海斌建议,大陆财政改革,除减税,还应该进行中央与地方支出比重的调整;货币政策在低息的同时,尝试中性信贷政策。货币政策目标也别再紧盯通膨数字,而是设定通膨目标区间;政府不再对落后企业隐性担保,建立健全破产程序;进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动国企改革,开放更多市场竞争;发展多形式多管道融资;加强监管,防止监管真空和监管缺失。(完)

更多专题
瑞士信贷银行「2015年瑞士中小企业成功因素」摘要

据驻瑞士代表处经济组今(2015)年9月10日函告(发文字号:台瑞字地1040002130号),瑞士信贷银行「2015年瑞士中...

企业家的角色错乱

到底是想真正卧薪尝胆振作士气,还是“做秀博取同情”?从当事人的言论和事件的前后逻辑判断,这件事做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