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喜见企业送优秀技工上大学

企业报道  2015-09-24 07:52:09 阅读:

  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脱颖而出的山西青年技工白润生,近年被企业选送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进行深造。白润生所在的山西晋中经纬纺机集团公司工会有关负责人称,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白润生平日刻苦努力,这次比赛取得了省冠军和全国第四的好成绩。企业选送他到大学深造,是希望他开阔眼界,今后成为企业铣工工种带头人。

  企业选送优秀技工上大学,这应该是老故事了!时下,在一些企业的40岁以上的领导干部中,当年是工人,后来由企业出资把他们送到高校进修,之后成为领导干部的就不在少数。但后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越来越多,这样的“代培”生也就越来越少了。除了有的公务员还可以享受到这样的进修待遇外,在企业,尤其是中资企业中,这种情况已经快绝迹了。但这一“代培”方式的绝迹,在为企业节约了资金的同时,其副作用也是不小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企业工人缺少了一种“奔头”。而这也应该是一些家长宁愿让孩子读完大学去失业,也不想让他们读职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失业率越来越高,但企业要想招到一名真正的高级技工却实在是一件难事,有时候出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年薪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与此相反的是,尽管大学收费是越来越高,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是越来越难,进职校收费还相对比较容易接受,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很不错,但也没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去接受职业教育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选送优秀技工上大学”应该是一件大好事。

  在相当多的企业内部,工人的流动十分频繁,更有一些企业想方设法让正式职工下岗,之后就是用农民工,以便降低生产成本。但对于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支稳定的技术过硬的所谓工人队伍,那也是一种失败,而在技工荒的背景下,选派优秀技术工人进大学深造之举,确实值得中国企业界借鉴。

更多专题
双总裁制的力耗

“双总裁制”首先需要有非常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经理人的职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要找到...

聚焦国企老总问责制

出台问责制度,目的在于对国企领导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促使其努力依法履行责任,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