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维权>> 正文

社保基金到底需要什么?

企业报道  2015-09-24 07:44:49 阅读: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透明化引起了政府更加高度的关切。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有关部门将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使用和运作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会议指出,社会保险基金必须切实管好用好,确保安全完整、保值增值,这是政府的重要责任。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挪用。”

  社会基金,用句俗话说,那可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可是,就是这些养命钱,却频频成为蛀虫们觊觎的目标。近的如上海社保基金案就不用说了;稍远一点,近年,《焦点访谈》就曾曝光“云南红河民政局挪830万农村养老金建气派办公楼”;再远一点,则有山西省太原社保基金挪用诈骗案,涉案金额近1.8亿元;还有河北省电力公司秦援非挪用社保基金炒股案等。有数据显示,截至“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96件,涉及金额上百亿元。

  社保基金是“高压线”,其实这是句老话,但何以“高压线”下仍然大案连连?社保基金既然是“高压线”,在我看来,就更需要“防火墙”,否则,只会两败俱伤:官员腐败了,人民养老钱也流失了。抑制腐败最好的方法,除了以“高压线”去吓阻,让官员不敢违规以外,更应该以健全的体制让官员无法、无从违规。而这道“防火墙”,就是社保基金开放的市场制度和透明的管理体制。

  在这一点上,香港强积金的管理方式则值得内地学习。香港强制性公积金,简称强积金,是香港执行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了保证强积金的安全,香港积金局为此设置了四重保障:一、订立严谨的核准和注册准则,确保受托人实力和信用;二、持续监管,把握节奏;三、弥偿保险;四、补偿基金,一旦保险未能提供足额赔偿,即向法庭申请动用政府补偿金。在这四道“防火墙”的强力保护下,香港强积金自2000年实施以来,发展惊人,广受港人的认同。

  与香港强积金环环相扣的保障手段和增值保值措施相比,内地社保基金的管理却漏洞百出。现在,管理社保基金的组织绝大多数是社保局下属的一些机构,他们集保费征收、基金管理、投资运作、基金发放及争端处理等多种职能于一身,以政企合一的方式运营基金。这种缺乏监督、信息不透明的基金运营,难免就会陷入暗箱操作、效率低下以至于被挪用、贪污的境地。而且,在内地,老百姓对基金的受托人——除了社保局,别无选择。可以说,社保局一手垄断了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运营。

  在香港,积金局只是一个监管单位,强积金的管理和运行均由受托公司操作。据统计,截至2004年,香港强积金核准受托人就已多达19家,注册有48个强积金计划、144个集成信托计划。这种赋予香港市民的选择权,不但可以分散投资风险,也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回报,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不可否认,香港强积金制度在一些细节上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在方向和根本的模式上,香港为内地的社保基金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具体到内地,我们知道,这些年来,“政事分开”一直是政府体制改革的重心之一,“政事分开”的核心就是减少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下放权力,“让事业单位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而不再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从而在政府和社保基金运行机构之间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防火墙”。老百姓的养命钱只有给一个受权力干预较少、受市场影响较多的机构,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经营、妥善管理,并最终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更多专题
双总裁制的力耗

“双总裁制”首先需要有非常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经理人的职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要找到...

聚焦国企老总问责制

出台问责制度,目的在于对国企领导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促使其努力依法履行责任,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