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雷振华 职员
国家商务部9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85.9亿美元,同比新增29.5%;新承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1786个,合同总金额494.4亿美元,同比增长39.6%。
应该说,“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经济战略,无论是针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还是针对国内沿线地区的投资,都将催生出巨大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新动能,对于有效摆脱当前我国经济下行的多重压力,促进经济“调结构、稳增长、重升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各家银行机构而言,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大金融服务机遇,既为摆脱而今利润增速持续下滑的困扰,提供可借鉴、可实施的全新选择,又为突破各家银行机构自身业务创新的束缚,创造出极其难得的重构机遇,更为具有银团服务优势的总行级银行机构营造广阔的服务空间,带来客户群体重新培育的战略机遇,其多重意义显而易见。可以预言,各家银行机构一旦错失这一国家战略给予银行服务添囍的“金融蛋糕”,金融机构自身陷入被边沿化的境地也就为期不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层次与水平会不断提升,国外企业“走进来”的速度、质量、效率会不断提高,这就为各家银行机构推进业务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兴市场空间、新兴客户群体、新兴服务领域。各家银行机构是墨守一味地单纯信贷投放服务的固有模式,还是创新实施以多功能、多渠道、多体系的金融综合服务,从经济金融角度为政府出主意、想办法、使实劲、倾真情,以务实精准的金融服务方式巧妙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则显得尤为重要。与之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亦需要做足帮扶金融机构融入“一带一路”的调研功课,从前瞻性思维、立体性谋划、高质量运作的高度入手,给予各家银行机构科学有序的引导以及相应的多项配套政策护航。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要想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重大经济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各家银行机构不仅要摒弃饮鸩止渴的短视思维使出抓铁留痕的韧劲,还要组建政治、经济、产业、外贸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队,要开展全方位的实地调研,多方聆听政府、企业高管层的意见建议,更要借鉴西部大开发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出台和实施可操作、易执行、能复制、便推广的长远金融服务规划,找准贴紧与政府与企业的“服务标签”,尤其要积极与境外代理银行开展业务联动,通过构建涵盖结算、融资、清算、国际市场研究等多品种、多币种、多渠道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营商咨询、信贷融入、投资并购、理财避险、全球现金管理等“软硬服务”能力,为企业及沿线国家的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及智力支持,助其精准延伸产业链和贸易链。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下,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产业效应和品牌效应将更加凸显,各家银行机构应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积极对接地方发改委、商务厅、海关等有关部门,及时掌握“走出去”和“走进来”的第一手信息,找准金融着力点,开创业务发展新格局。惟其如此,各家银行机构主动融合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来,参与到各级政府的谋划中去,以“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先驱金融服务精神谋得属于自身的机遇,才是踏上“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新征程的上上之策。
“在近年国内市场,中国女装要想做大并不是很现实,企业应该更多地考虑怎样去做强。事实来讲,中国女装品...
数码相机让“拍客”以及更为广泛的人群便捷地摄录下了生活点滴,让快乐的瞬间永恒凝固。但与此同时,数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