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谨慎迈出第一步

企业报道  2015-09-08 07:57:13 阅读:
核心提示:一提到自主创新,谈到核心技术,我们就感到心虚。在这里,我们摘登几则国外对我国企业的评价,也许有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它足以让我们警醒!

  我国企业20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提到自主创新,谈到核心技术,我们就感到心虚。在这里,我们摘登几则国外对我国企业的评价,也许有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它足以让我们警醒!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厂家逐渐从日本厂家手中夺回了庞大的市场份额,中国消费者纷纷把手伸向了低价的中国制造的普及品。但是随着普及期的结束以及购买替换阶段的开始,中国消费者纷纷把目标投向了价格虽高但质量好、功能好的日本产品,中国厂家拿手的是附加功能、大幅度降价、赠送优势等等,蒙蔽不了中国消费者,中国厂家对此理解迟钝。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厂家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了无法向开发及研究调转资金,消费者开始摒弃质量不高的中国品牌,把目光转向了价格虽高但质量好的日本品牌。——《日经产业新闻》2004年11月25日

  ——对七家日本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日本企业整体认为,中国企业在劳动力成本的良好控制能力只是充当生产上的合作伙伴,而绝对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挑战力量。在调查中,日企对中国家电企业比较文明的说法是,中国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甚至连自主开发都谈不上。因此,现阶段中国企业只能用日本的技术和设备在国内加工而已。

  ——东芝公司的石田泊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就是根据市场行情购买成型技术或技术辅助性开发,实际是一些水果贩子,需要什么水果就包装什么水果,什么好卖就卖什么。”

  ——韩国管理学会会长朴成辅:“我访问了四十多家跨国公司的人员,50%以上都认为,中国的优势在未来必然会消失。”

更多专题
西变自主创新强企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机械制造市场,西变公司展示了国有企业如何葆有市场活力的途径。

塑老字号品牌打造“精品永炼”

面对永坪炼油厂的发展历史,原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曾将永坪炼油厂誉为“延安明珠”。2003年,焦力人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