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卫星 经济学家周报副主编
辽赣籍经济学家是令人瞩目的学术精英。
杨坚白同志的一生,坚信马克思主义,淡泊名利,锐意创新,不屈不挠追求科学真理。他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长期活跃于经济学理论前沿的少数几位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在宏观经济理论、统计学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和经济改革理论等方面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对我国发展和改革的理论探索产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影响。
王珏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经济学的研究和中国改革的探索。对中国经济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索,使他成为在我国颇有建树和影响广泛的老一代经济学家。王珏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前半生为劳动人民的解放而斗争,后半生则是为共同富裕而耕耘。
田雪原自上世纪世纪70年代以来,在人口理论拨乱反正、人口发展战略、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家庭经济与生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表了有独到见解和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受到普遍好评和重视。
谷源洋长期从事世界经济研究,在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论与实践、亚太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等方面影响很大。
张维达5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成就。
胡鞍钢在中国国情分析和经济发展等领域已经发展出较为系统的理论和观点,他所撰写的报告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多次应国家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其研究成果不仅为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社会效益。
【杰出人物介绍】
杨坚白,辽宁本溪人,1911年4月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由东北南下重庆参加抗战工作,1941年起在太行山根据地做工业管理工作,1947年在工业管理部门做研究工作;1948年4月后,历任辽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辽西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1951年至1954年秋在东北统计局工作,历任东北统计局秘书长、副局长;1954年调国家统计局,主持国民收入计算和综合平衡工作;1956年调国家计委世界经济研究局副局长、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有《统计理论基本问题》、《统计学理论研究》、《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主编《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若干理论问题》。
王珏,1926年生于辽宁省辽中县,1945年10月正式参加革命,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0年8月考入中央马列学院(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53年底留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任教。历任政治经济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历任的行政职务是: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后改为部)室务委员、副主任、主任、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市场经济报社社长等。主要著作:《简明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四十年》、《王珏经济文选》、《中国的繁荣需要现代企业制度》等。
王积业,辽宁沈阳人。1957年苏联莫斯科经济统计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副博士学位。曾任辽宁大学经济系副主任、辽宁省委研究室副处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等职。主要著作:《宏观经济管理问题》、《经济效益新论》、《重返关贸总协定后的中国经济》、《技术进步的评价理论与实践》等。
张维达,1930年1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1947年10月参加土改工作,1949年12月入东北行政学院银行系本科学习。1953年7月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吉林大学(原为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任教。曾任吉林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暨经济学科分委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经济学与管理学专家组成员、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代表作《张维达选集》。
田雪原,1938年出生,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64年8月—1979年4月在教育部等国家机关工作,1979年4月—1982年5月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从事人口经济研究,1982年5月—1983年6月在美国东西方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1984年4月—1998年12月任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中心)所长(主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全国社科规划人口学科组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国际人口科学联盟(IUSSP)成员。主要著作:《新时期人口论》、《中国老年人口》等。
谷源洋,1935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56年9月至1961年9月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越南语和法语;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第二亚洲司工作;1962年至1963年在越南河内综合大学进修,回国先后在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12日至1998年10月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东南亚各国农业》、《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世界经济自由区大观》、《越南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其与中国的比较》、《发展中国家跨世纪的发展——人们关心的二十四个问题》、《中国在APEC中的战略选择》、《大推进——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等。
附:辽籍经济学家名单(排名不分前后)
杨坚白(1911—2004)
周 诚(1927—2014)
张维达(1930—2008)
高涤陈(1931—2014)
张朝尊(1924—)
王 珏(1926—)
房维中(1928—)
王积业(1929—)
何振一(1931—)
谷源洋(1935—)
田雪原(1938—)
刘福垣(1944—)
左大培(1952—)
胡鞍钢(1953—)
柯炳生(1955—)
赵志耘(1966—)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是否承担...
企业文化已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企业文化与管理的融合,特别是与企业愿景目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