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工之道:一面中国企业发展的理念旗帜”系列报道之十
■ 本报记者 李丙驹 通讯员 白世国
过去的一年,面对云谲波诡的经济形势,天工国际牢牢把握稳中奋进的总基调,通过调优产品结构、挖掘设备优势、细化内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保持了各项经济指标的持续增长,在创业、创新、创富的进程中,以“朱小坤理念”及其实践,用辉煌的业绩成就谱写了一曲精彩动人的“中国梦”天工发展新篇章。
盘点天工2014——无愧业界典范,行业标杆
朱小坤在一次讲话中,以九个“过去的一年”排比句式,阐述了天工业绩辉煌、持续发展的篇章。所提九个“过去的一年”,闪烁着九大天工发展的亮点——
一、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稳中有进:全年实现销售同比增幅达13.7%,全年实际税收和利润突破8.5亿元,增幅达15%以上,全年外贸出口1.93亿美金,同比增幅达19.7%,钛合金销售与去年相比实现翻翻,增幅达153%,创下了天工单类产品销售增幅之最;
二、细节管理成效显著,一系列抓要害、动真格的改革新政,成为各项经济指标提升、成本管控的助推器;
三、提品质、降能耗等独具行业优势的项目建设相继竣工投产,为工模具钢及钛合金生产提供了装备保障,累计已建设竣工的项目投资近7亿元;
四、大力实施国际化营销战略,以国际分公司的设立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产品从单纯的工具市场实现了向机械行业市场的转变;
五、紧跟市场节拍,把握需求方向,大做新品研发文章,经济增长亮点不断;
六、市场上的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其中最大的“亮点”当数天工国际在港第三次融资取得成功,募集资金5.25亿港元,为天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七、自制设备能力、精度、市场认同度进一步提升;
八、员工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全体员工人均工资从年初的3600元达到了4288元,增幅达16%;
九、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局面,全体天工人集智聚力、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涌现出了一大批业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团体……
透过这些数据和做法,记者看到了2014年的天工国际一如既往矫健翱翔的雄姿,听到了他们在市场风浪中发出的最强音。
在成就和不足的基础上,规划新的目标
记者在对天工的采访中,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朱小坤理念”闪烁着鲜明的辩证法思想光彩。在他看来,成绩固然可喜,但不能用成绩来掩盖不足,要敢于和善于正视和发现不足,从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董事局主席认为,如今,科学研判,积极适应和主动把握经济新常态是摆在天工国际面前的首要问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经济增速迟缓的大背景下,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基础的多项改革势在必行。正是站在这个企业发展的新起点上,天工国际挥舞如椽大笔,规划好了2015年的方针目标——
经营方针是:一切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发展根本,促进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走稳质提量增效益、科学规范求发展、制度管人提效率、流程管事促落实的经营之路。加快产品的提档升级,共筑“员富企兴、科学发展”的天工家园,共谱中国梦的天工发展篇章。
经营目标是:各项经济指标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幅不低于20%,严格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高速钢达国际水平、工具晋级工业品市场、钛合金进入高端领域,员工人均工资增长10%以上,并加快人才储备力度,将全体天工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朱小坤告诉记者,围绕2015年方针目标,天工必须竭尽全力做好 “质量为先、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科学管理”十六字文章。记者了解到,2015年,天工国际将充分发挥全员参与企业管理的优势,正式恢复职工代表大会制,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广开言路,积极听取来自各个工作岗位全体员工的意见,参与到各项政策的拟定,让广大员工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为天工的快速发展出谋划策。记者得知,春节后天工国际组织召开了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广大员工的每一条意见都成为公司完善管理、拟定政策、确保政策更加合理化的重要依据。
董事局主席气宇昂扬地表示,风正扬帆悬起新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于担当的精神,凝聚起全体天工人的智慧和力量,把握新常态,全面促改革转型,促质量提升,为推动2015年的各项任务指标的全面完成而不懈奋斗。
实干兴邦,让蓝图在奋斗中实现
据天工国际总经理吴锁军介绍,坚持质量为先,就是要彻底走出要数量不顾质量的怪圈。吴总说,一切围绕质量组织生产,改革员工单一以产量计算工资的分配机制,为以“产量、质量和管理目标”三大要素作为员工工资分配的办法,更好地确立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
吴总还介绍说,为确保质量战略的顺利实施,集团各工作部每两周请科技创新部对所属工作部车间主任级以上人员进行一次工艺路线培训,对所属员工进行每周不低于三次的工艺路线和质量标准培训,以便提高大家的质量意识。吴总说,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效益空间的最有效、最直接手段,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以精细化保证质量,以精细化促进效益大提升,是天工国际质量战略的重要策略,以“严、细、实”的现代企业管理方略,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天工负责人力资源的相关领导告诉记者,加大人才储备力度是人才兴企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提高新进厂人员入职门槛,必须保证高中以上受教育年限,逐步提升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启动“人才工程”,营造“尊重知识”的和谐氛围,鼓励全体天工人的子女来公司就业,成为天工大家庭中的成员。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对天工完成2015年的目标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相关负责人从工资分配核算方式、全面推行工作部长、分厂厂长一站式管理责任制,转变以往等饭吃的管理模式为找饭吃、执行安全事故年终评比制等几方面的改革,向记者作了简略的介绍。
记者了解到,天工投资6亿元完成四大项目建设、重点解决七项生产技术难题、着力攻克四大科研课题研究、加快推动绿色平安建设等方面的各项工作渐入佳境,昭示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
许多干部员工表示,董事局主席号召我们全体天工人,新一年更加宏伟的蓝图已经全面展开,纵然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压力很大,但我们只要提奋进之气、强担当之骨、行务实之举,继续发扬不怕苦,不畏难,敢拼搏,不言败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夺取改革之年的新胜利!就一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是否承担...
企业文化已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企业文化与管理的融合,特别是与企业愿景目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