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仕文研发SKZ -20山地多功能轻便钻机始末
■ 特约记者 屈永志
不懂机械制图,没有专项经费,带着单位领导的建议与嘱托,凭着多年勘探作业对各型地震钻机的熟悉与了解,拿他的话说还靠一点激情,用了3个多月时间,硬是把一款新型物探山地多功能轻便钻机摆在人前。以前必须拆分成5部分,需要10个大汉往返两趟才能搬迁完的多功能钻机,“瘦身”后最多6人就能一次性手抬整机搬迁。而该型新研发的钻机费用是同型钻机的四分之一。此型名为SKZ-20山地多功能轻便钻机的研发者,就是川庆物探山地分公司职工杨仕文。
赞扬引出的采访
“一批老同志的敬业爱岗的精神太感人了,这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野外的山地钻机体积笨重,施工作业搬迁不便,好些年都没有换过了。能不能在钻机的轻便化上下些功夫?今年初,我给分管钻井的杨仕文说了研发改进钻机的想法。没想到几个月下来,他还真把山地轻便钻机搞成了,比以前的轻了200多千克,功能工效与其他同型钻机基本相当。”
川庆物探山地分公司经理刘帆对杨仕文的赞扬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近日,记者采访了刚从野外工地回到库尔勒住地的杨仕文。
万里跋涉探访选型
那是今年初,分公司经理刘帆对我说了调研钻机如何轻便化,履带钻机改进的事。
我1979年参加工作后就当钻工,之后当大机长、当了队领导也是分管钻井工作。 地震勘探钻井多年来使用过的CT-155、CT-255/256、WTZ-305/306、SKZ-30、FDZ-40、QPY-30,以及WTY-30、铁马车载钻、履带钻,不论是从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厂家制造的,各型钻机都接触使用过。这些钻机都太笨重,野外搬迁很不方便。带着领导的嘱托和想法,我先后到川渝、河北、山西等省市的矿山机械厂,行程近2万公里,先做改进钻机的调研选型。
在外考察遇到不少难题。你又不买人家的产品,人家凭啥允许你进厂拿产品给你看。后来就到一些矿山开掘现场,那些钻井施工人员也不让去看。又想办法与操作人员套近乎,自己掏钱请他们吃饭,这样才直接接触到钻机。几个月下来,调研了好几款钻机,心里才有了点谱,紧接着下来就是设计选型了。
完善设计问计行家
大量的调研后,对钻机的配置组合,自己心里基本有了谱。新选型组合研制一台钻机,有的部件要新加工,就涉及机械制图,我请教搞了多年机修的雍其林,他给予了帮助。新型钻机用什么液压马达、什么液压泵,桅杆怎样做才合理等等,我咨询了川庆物探公司原副总机械工程师曹渝平,他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这次研发的轻便钻机,关键是减轻重量,方便野外搬迁,但又要做到功能功效尽量不减。原钻机总重量是643千克,改进后钻机带25米20根钻杆的重量就只有425千克了。特别是新改进的桅杆单元,由原95.7千克减少到现在的49.4千克,这在所有物探钻机中,无论是体积、重量、功用,都是独一无二的。
研发的钻机配置成型后,就在重庆联系了一个厂家加工组装。一台钻机的直接费用也就几万块钱,只有同型引进钻机的四分之一。第一台样机在重庆找了工地做试验,改进后又到塔里木东秋8项目工地试验,整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适合野外山地钻井作业。
不是尾声的尾声
6月11日,杨仕文主导研发的SKZ-20山地多功能轻便钻机在塔里木东秋8三维项目作业现场进行试验,物探公司相关部门技术及管理人员亲赴现场。当观看完试钻效果,他们由衷地感叹道:这款新型钻机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山地物探钻井又向前跨进了一步。
单位根据工程需要,首批订制20台这型钻机已陆续运达项目工地投入使用。杨仕文特别告知,在钻机的研发过程中,还要特别感谢山地分公司领导和同事、第四钻井工程队徐金强等人的大力支持。据杨仕文介绍,他对履带钻机怎么改进已经了初步的思路和想法。
采访手记:根据企业干部管理任职规定,年过半百的杨仕文因年龄到点,去年初就从物探队领导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他完全可以清闲做事养身颐年。可当领导提出研发轻便钻机后,他便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而且,自己垫支了改型和订制钻机的所有费用,数额达6位数之多。研发钻机可以用数据直接来显示,可经济数据之后的大量付出则是无价的。啥事都等条件具备了再去做,那就成不了事。杨仕文的品质和精神之宝贵,就在于不等不靠做成了事,其忠诚企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点赞。
“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缩短管理链条。就是分局的决策层直接管理到作业层,促使生产指挥一步到位,减少中...
灵活的高度本土化机制成就了三洋商用事业在大连的成功。三洋电机商用事业在中国共建有16家合资合作公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