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维权>> 正文

利人利己的食品法规

企业报道  2015-07-24 07:23:08 阅读:

  近年在河南举行的“中国人道屠宰计划启动仪式”标志着中国大陆在动物福利方面落后于国际社会的现状正在得到改观。按照这一计划,自2008年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人道屠宰培训。这一计划由世界保护动物协会和北京朝阳安华动物产品安全研究所共同发起并向全国推广。而作为人道屠宰计划的试点省份,河南省将率先对各地屠宰管理部门和屠宰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人道屠宰培训,并按照人道屠宰标准进行生产。

  根据计划,诸如畜禽活宰、活吃猴脑、活熊取胆汁、活剥貂皮、畜禽注水等残忍的杀戮方式将遭到反对,取而代之的则是广义的人道屠宰,包括动物的运输、装卸、停留待宰以及宰杀过程,都要采取合乎动物行为的方式,以尽量减少动物的紧张和恐惧。人道屠宰的最基本要求,是在宰杀动物时必须先将动物“致昏”,使其失去痛觉,再予以放血使其死亡。

  毫无疑问,这种人道屠宰计划是中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研究表明,在肮脏和密集的环境里,动物的自身免疫能力会大大降低,进而引起动物疫病,而处于突然的恐怖和痛苦状态时,动物的肾上腺激素会大量分泌,并可能产生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进而影响肉的质量。我国的畜产品很难达到出口标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屠宰方式的落后。

  对于动物福利问题,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西方有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而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也在上个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这些动物法案如今又与国际贸易紧密挂钩,从而形成动物福利壁垒,以阻止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动物源性商品的进口。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乌克兰曾于2002年向法国出售一批生猪,经过60多个小时的长途运输到达后,却被法方拒绝入境,理由是这批猪在途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没有考虑到动物福利,违反了法国的有关动物福利规定。

  而中国也已经有企业遭遇到了动物福利这道新门槛。欧盟国家的一个畜牧产品进口商曾经造访黑龙江一家企业,准备购买数目巨大的活体肉鸡,但是这笔生意最终由于未达到欧盟规定的一些动物福利标准,在“不够宽敞舒适的鸡舍”旁“流产”,错失商机。

  事实上,在动物养殖环节,我们距离西方国家制定的动物福利标准仍有很大差距,不但存在人为地或过分地用改善饲养配方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打乱动物自然生长规律问题,而且为了节省土地、缩短畜禽的饲养周期,还采用了高度集约化的饲养方式。

  而这些问题,不是单靠一个人道屠宰计划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一个以动物福利为核心的标准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此次人道屠宰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

  在此背景下,动物食品加工企业不应该坐等这种外部约束,而是应该在自身的产业链条中主动、自觉地贯彻动物福利,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动物福利法案为参照,以国内动物福利存在的种种问题为起点,在饲养、运输和屠宰等各个环节自觉探索动物福利标准,这不仅是为自己的产品出口创造条件,也是打造自身品牌的一个重要基点。

更多专题
缅怀恩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2014年5月13日13时15分,我的恩师刘海藩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9岁。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

新时期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腐败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