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维权>> 正文

品牌国际化需要法律护航

企业报道  2015-07-24 07:22:10 阅读:

  目前,品牌人才的匮乏阻碍了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建议从政府的角度鼓励和在政策上支持高等院校开办品牌专业课程,并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模式联合办学推动中国品牌人才的培养。

  2、继续加大扶持企业“走出去”战略

  在政策上要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更多的参与国际竞争,继续加大扶持企业“走出去”战略。在战略上要制定国家品牌的中长期规划,争取在未来5—10年创建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品牌。

  3、取消以政府为主导的评审机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

  政府可以在产品质量、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监管,在银行贷款、税收、出口方面给予企业奖励。鼓励知名品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4、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环境,重点从知识产权上来保护中国的企业

  5、国家应建立品牌应急机制

  从西班牙“烧鞋事件”中我们警醒,国家应该建立品牌应急机制,快速反应突发事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树立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二、针对企业的对策建议

  1、企业树立全球品牌战略意识,具体操作与规划同步进行

  企业管理层要树立很强的品牌意识,要从企业的战略发展思路上去认识企业的品牌重要性。

  2、做好品牌战略规划,慎重进入不熟悉的行业

  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多元化战略的同时要考虑到进入别的行业的高风险系数,是否具有运作品牌的优势。

  3、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的研发水平,建立畅通的国际销售渠道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走的是先占领国内市场,为国际知名厂商贴牌(OEM),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寻找经销商,部分销售自己的品牌之路。但这样培养国际品牌方面的路走的太长,国外品牌的扩张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收购,我们知道联合利华、宝洁公司在世界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牌子,如果都走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路子,势必要走很长的时间,那么他们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国际知名品牌了。因此,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合理的品牌运作模式是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4、加强企业本土化经营与管理,学习国际品牌公司的运作模式

  我国一直鼓励“走出去”战略,近几年中国有很多企业走出去了,但许多企业是前脚出去,后脚跟不上,归根到底是本土战略没有做好。想走出去的企业要借鉴别人的经验,这样我们才能借用本地人才为企业创造奇迹。

  5、树立企业全球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中国企业要做强做大,首先的条件是树立全球品牌意识,建立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企业在发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品牌定位。

  6、深层次的发掘和挖掘自己独有的精髓,理解自己独有的品牌核心价值

  戴尔的直销模式和安利的传销模式使得他们迅速成为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品牌,这就说明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因此,企业如果抓住了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再发扬光大,未必不会成为中国的“麦当劳”和“可口可乐”。

  三、针对品牌机构的对策建议

  1、建立行业自律原则,共同推动品牌建设环境健康发展

  品牌机构建立自律原则,实实在在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办实事,本身是做品牌的机构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品牌,这样的品牌机构、相关协会组织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2、开展专业的品牌培训,推动品牌的理论研究,加大品牌的深层次普及工作

  综上所述,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产业进步成果的结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

  我们预祝中国的企业越走越好。

更多专题
缅怀恩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2014年5月13日13时15分,我的恩师刘海藩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9岁。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

新时期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腐败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