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审计是通过对有关企业文化的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综合地评价企业文化本身和企业文化的内容,达到对现有企业文化全面的、客观的认识,为下一步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企业文化审计是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总结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得与失,并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决策性意见。
在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重塑时,首先要对现有的企业文化加以审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知道企业文化中哪些内容是优秀的,需要继承,哪些是消极的,需要摒弃,这不但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思路,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内容。
一 企业文化审计的内容
(一)对企业文化匹配的审计
对企业文化匹配的审计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匹配;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匹配;企业文化与产业文化的匹配;企业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匹配;企业文化与创始人和企业家的匹配;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1.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匹配
企业总是生存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其资本、品牌、产品和人员可以跨民族、跨国界,但无论怎样,它都离不开一个特定民族文化的影响,要么其主要员工队伍是属于某一民族,要么其注册地或坐落在某一具有特定民族文化的地区或国家,要么它的产品要销售到具有某一民族文化的地区或国家。因此, 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企业要注意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从中吸取有效的营养。
2.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匹配
一个企业建立在某一个地区,企业的员工往往大多来源于这个地区。一个企业的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地区人文特征、商业特征的缩影。因此,一个企业在从事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时,要研究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吸收其文化资源。特殊的地域环境对处在这一地域的企业以及这个社会群体产生极强的约束力和价值认同感。因此,当企业业务涉及到或企业厂址搬迁到的新的地域环境时,将会对企业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
3.企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匹配
行业文化是在一个行业内形成的行业精神、行业规矩、行业术语、行业典范和行业内各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是行业内各企业在经营管理、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成果。行业文化既有国家、民族文化内涵所赋予的共性,又有其地域、行业的个性。
由于各个行业在生产特征、管理模式和服务要求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其文化形态也必然存在差异。例如,制造业强调规模作战;高科技强调创新思维;服务业强调人性服务;金融业强调谨慎作风等。因此,在企业文化变革前,必须认真分析评估企业的行业背景。其一是看这个企业现有的企业文化是否与所处行业的行业文化相一致;其二就是要审视行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尤其是行业中竞争对手的力量对比的变化,都必定要重塑企业文化。即使是百年老店企业,其文化也是随着行业环境改变而不断变化。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当行业环境处于卖方市场,且市场需求相当稳定的时候,福特的企业文化是“生产型”的。现在,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市场也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福特的企业文化也做了重大的调整,转变到“需求型”企业文化,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又如有些企业所设计的企业文化是针对竞争对手的特点而定的,这时当竞争对手发生变化(包括有新的竞争对手或出现或原竞争对手性质发生变化)时,自身的企业文化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例如,IBM就是在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为了与竞争对手强调“结果”的企业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将自己的企业文化核心定位于“注重过程并容忍错误的企业文化”。这种采用与竞争对手对立的企业文化的定位,若竞争对手发生变化,IBM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仍不改变的话,还会发挥出企业文化的真正作用吗?
4.企业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匹配
企业文化必须在分析继承本民族、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管理风格的基础上,吸纳其他文化有益的营养,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不断向前发展。企业文化在面对时代性和继承性时,时代性特征更加明显。
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新时代的到来比如信息化、知识化的深入,许多传统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加以审视社会文化背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改造,推陈出新,从而使企业文化呈现出现代的气息。例如华东地区一家电信公司,其原先的企业文化中有五大特征:开放性、科学性、军事化、优越性、垄断性。其中开放性、科学性特征是适应现在并适应未来的,应当加以开发和继承。军事化、优越性、垄断性元素,则应扬弃或者否定。
5.企业文化与创始人和企业家的匹配
创始人和企业家是企业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思想意识、个人品德和道德准则、思维方式和习惯、价值观和经营哲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走向和实质性内容。可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创始人和企业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企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风格,并设计和塑造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以利于在员工中形成最广泛的认同感,提高企业绩效。尤其在企业领导人更替时,进行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的审计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可以采取对原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再造,以适应新的企业领导风格和理念,或者新领导人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原有的企业文化,以避免造成新的企业领导人与原有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影响了企业的有效运作和发展。
6.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当今,无论企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很推崇强势的企业文化,以为只要企业有了一种强势文化就可以使企业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然而文化既可以阻碍也可以促进公司战略的实施。决定文化影响的两个要素是文化的强度与适应性。如果强势的文化与组织的战略相协调的话就会形成巨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如果文化与组织战略不适应的话,文化的力量越强大,结果就会越糟糕;不合时宜的传统、落后时代的信条只会使公司的业绩堕入平庸,甚至会比以前更差。
二 企业文化审计调研
的基本方法
对企业文化进行审计,考察调研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一)资料审阅法
对企业文化进行审计,就要广泛并有选择地搜集调阅企业的各种文字资料,如:
● 企业文化战略资料,如:企业志、企业史等
● 企业当年及上年工作总结报告
● 企业报刊及近年内部简报
● 企业人力资源及组织架构资料
● 企业高层决策人近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
● 各种媒体近年对企业的宣传报道
● 行业态势,主要竞争伙伴,重点客户资料
● 日常规章制度,以涉及员工行为为主
● 思想政治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设相关文件
● 曾经或现在使用的理念用语及广告文案
● 企业现在的经营战略规划或设想
……
资料查阅,是一项十分扎实的基础工作,如查阅企业历史沿革,可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传统文化;查阅工作总结报告,可了解企业现实的基本经营状况和制度安排;查阅企业报刊,就是巡视企业文化园地,可了解企业近年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理出文化思想的脉络;查阅人力资源及组织结构资料,可了解企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查阅领导的重要讲话,可了解企业家的价值取向;查阅企业的经营规划,可了解企业未来的愿景及目标……
(二)面谈法
要对企业文化的现状作出正确客观的诊断评估,必须得到企业各层次人员的真实思想,要得到真实思想,必须向那些当事人直接提问,包括企业的决策人员、中层骨干、基层员工、以及上下左右相关的人员。通过走访他们,可以填补专家组或企业文化咨询顾问对企业文化认识的缺陷。但访谈前要事先作好准备,最好对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加以熟悉,就这些内容设计成访谈提纲,从而可以把握访谈的主题。受访者可就访谈内容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接受访谈,不要求面面俱到。访谈中要注意聆听和引导,最好有另一个人作好访谈记录,以备后用。
(三)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根据企业文化的各个内容编写结构性调查表,内容可简可繁,问卷调查表一般采用开放式,填表人可自由回答所提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具体真实的看法。
问卷调查法具有费用低,速度快,调查范围广,调查样本量大等优点,但一般员工不愿意花时间认真地填写问卷,这会大大影响到调查的质量,因此发放问卷前要作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回收问卷时要注意审核问卷的回答状况,以确保问卷回答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014年5月13日13时15分,我的恩师刘海藩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9岁。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腐败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