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华兰 龚建军
巴中市恩阳区观音井镇观音庵村新村一角
四川巴中市恩阳区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扶贫攻坚新示范”目标定位,抓住国家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和全省“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坚持“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六大扶贫工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一、宣传发动实,政策把握准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县为单位、分级负责、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动态管理”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领导小组,区、乡(镇)、村社层层召开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工作的意义、目的要求,全面掌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的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
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务求实效。通过电视、报纸、网站、板报、悬挂标语、发放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将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全区上下形成了精准建档、精准扶贫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推动了建档立卡工作有序开展。
巴中市恩阳区九镇乡钟山寨村千亩核桃产业示范基地
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家喻户晓。由扶贫、农发、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业务人员组成精准扶贫政策宣讲队,印发资料10000余份,各宣讲队进村入户宣传讲解,向干部群众进一步明确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意义,帮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意义,做到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调查摸底实,对象评定准
按照“宣传发动、农户申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村民审议、村委公示、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的精准识别程序,严格按照贫困村、贫困户评选标准,对2014年精准识别出119个贫困村、26429户贫困户90302人实行“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区归档”,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不落下一户一人”。
建立督办制度。建立区级领导联系乡镇、定期督办制度。每位区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负责对该乡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的指导、督促,对建档立卡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确保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有序推进。
逐村调查摸底。由区委区政府牵头,抽调纪检、民政、公安、农发、统计、住建、残联、扶贫、国调队等部门业务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村、社对贫困村的交通、水利、地质灾害、产业发展和贫困发生率、人均纯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保贫困村评定准确。
逐户调查核实。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乡镇、村组干部采取户户见面的方式,深入村、社,逐户调查申报贫困户家庭的基本情况、收入、住房、生产生活等情况,走访周围邻居,对低收入贫困家庭贫困程度逐一调查核实,确保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入,并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贫穷症结。
恩阳区渔溪镇“三严格”精准识别对象,该镇在精准识别工作中,按照精准识别的步骤和要求,对贫困村、贫困户的识别,做到了严格识别纪律、严格识别标准、严格识别流程的精准识别“三严格”,即在识别过程中,不得优亲厚友、不得暗箱操作、不得搞平均主义;严格按照贫困户的识别标准,对不符合识别标准的对象户坚决不纳入;严格按照贫困村、贫困户识别流程,做细做实贫困户的识别。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渔溪镇贫困户识别工作在阳光下开展工作,真正让贫困户通过群众的评议而产生,杜绝了送人情、搞平均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2014年,精准识别出桂花、箭弓、苟院寺、文通、槐树、铜城、五显、金山8个贫困村,贫困户1977户5211名。
三、驻村帮扶实,增收措施准
健强基层组织。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选派437名机关干部到村(居)挂职“第一书记”,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组织、选优配强基层班子,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组织发动、示范引领、协调联络、问题处理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精准帮扶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组建119个驻村工作队,选派427名党员干部、选聘129名大学生村官组建驻村工作队,对11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行驻村帮扶,对每个贫困村制定三年脱贫发展规划(2014年-2016年)和年度实施计划。每名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一户贫困户,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对全区26429户贫困户量身编制长短期结合的脱贫致富规划,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并结合区主导产业和贫困户实际,引导贫困户成规模发展长效增收产业。加强对贫困户科学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扎实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转变贫困户“等靠要”观念,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恩阳区审计局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渔溪镇桂花村,该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渔溪镇桂花村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波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局财金科科长何敏、渔溪镇民政办干部叶万祥、渔溪镇大学生村官谢蓉为队员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工作队先后多次深入到农家院户、田间地头调查了解村社道路、水利设施、产业发展,精准识别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瓶颈和农民致贫原因,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该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帮助制定了《渔溪镇桂花村发展规划(2014-2016)》和《渔溪镇桂花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一年来,通过产业帮扶“带”、思想帮扶“引”、资金帮扶“补”、政策帮扶“促”等形式,争取财政扶贫项目1个,总投资40万元;与区卫计局协调,对村卫生室进行了改造升级,添置了必要的医疗设备;与区农发局联合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两期,培训500余人次,印发培训资料500余份;与区民政局协调民政救助资金4万元;局机关挤出工作经费2万元用于村办公阵地建设,改善了办公条件。对全村的55户贫困户采取“亲人式”、“朋友式”的帮扶方式,突出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针对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缺劳力等致贫因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实施“一对一、点到点”的精准帮扶。积极主动与区级相关部门联系,为该村协调争取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全面解决了群众种植芦笋所需的化肥、种苗等费用;对全村特别贫困的10户农户进行了春节慰问;协调优质化肥3000斤用于芦笋、川明参春管。帮助桂花村栽植芦笋150亩、生姜180亩、川明参160亩、猕猴桃80亩。
精准帮扶责任。坚持挂图作战,压实帮扶责任,限时脱贫。通过“一帮一”“几帮一”“干部帮”“支部帮”等形式,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协调落实项目资金,帮助贫困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落实“三到户、三到人”,即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项目实施到人、工作联系到人,做到“村不脱贫,工作队不撤离;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
四、动态管理实,脱贫销号准
精准录入,动态管理。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恩阳区数字农村管理系统》,将精准识别出的119个贫困村,26429户贫困户90302人的基本情况、收入水平、致贫原因、扶持措施、帮扶人员、脱贫时限等内容全部录入系统,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脱贫一户,销号一户,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正见成效、得实效。
整合资源,精准滴灌。依托数字农村管理系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向全社会公开贫困户信息,对贫困户在建房、贷款、就业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把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和扶贫资金精准地落到每个贫困群众身上,真正让贫困户既享受到涉农项目的普惠政策,又享受到扶贫专项项目的特殊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搭建平台,接受监督。搭建网络平台,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济困的格局。依托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并完善、提升和拓展其功能,将“1+6”精准扶贫管理工作纳入数字农村管理系统,全程监管贫困户评选过程、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和帮扶效果,定期监测贫困村、贫困户变化情况,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五、目标任务实,量化考核准
挂图作战,目标倒逼。区委区政府比照到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认真测算扶贫攻坚总任务,倒排工期,制定精准扶贫的总体计划和年度方案,明晰“脱贫摘帽”的时间表、路线图。围绕全区扶贫开发规划,明确基层组织、巴山新居、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1+6”方面的年度任务,以及农民增收、减贫人口两个方面的年度目标,分别落实工作任务、完成时限、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挂图作战、压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区工作的重点内容,真督实查,跟踪问效,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方式,逗硬开展督促检查。重点督查看贫困村是否变样,产业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减贫人口、扶贫实效等方面。建立扶贫开发进展情况报告制度,实行台账管理,确保目标任务落实。
逗硬考核,目标落实。坚持对扶贫开发实行专项目标管理,制定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把精准扶贫的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区级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党员干部身上。对在扶贫开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工作内容不精准、工作措施不落实、工作任务不能按期完成的人和事,对截留挪用资金、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的乱作为行为实行阳光问责。
2015年3、4月份与2009年同期相比,製造业用电效率有所提升。总体来看,製造业发展分化的特徵更为显著,符合...
根据本(2015)年7月6日瓜地马拉中美洲报报载,瓜地马拉担任中美洲区域经济统合体(Sistema de la Integrac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