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是云锡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云锡完成有色金属总量14万多吨,同比增长6.7%,其中锡6.2万多吨,同比增长18.7%,均创历史新高。特别值得云锡人自豪的是,贵金属、锡材、锡化工的产销量同比增长都在40%以上,占总产销量40%以上,标志着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31.78%;实现利税同比增长59.09%;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3.7%。锡材、锡化工销量双双首次突破万吨,锡材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为做大做强构建了新平台。按照“十一五”规划和省政府新一轮倍增行动的要求,投产近8亿元,强势推进一批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据悉,投资2亿多元的元江镍矿开发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900吨/日搅浸工程将不日竣工投产。云湘郴州屋场坪1500吨/日采选工程正在加快施工,明年将投产。目前,10万吨铅项目报批手续基本完成,进入工程设计阶段。10万吨铜项目已列入云南省重点支持项目。贵研铂业“铂基微电子浆料及专用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一期工程通过了国家整体验收并投入生产,二期工程也将于近期完工。昆明经济开发区锡材加工中心项目已建成投产。6000吨/年甲基锡工程扩建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加快实施资源战略,大大提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全球资源战略,是云锡重要的战略支点之一。在前几年资源整合的基础上,2007年国内国外双轮驱动,一手抓国内新资源基地建设,一手抓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建树颇丰。据悉,个旧东部的三大资源平台建设,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已基本完成,一个现代化的兼有通讯、排水、运输三大功能的新原料基地即将交付使用,将每年新增上万吨的锡、铜、铅等金属原料。矿山生产持续接替基地建设快速推进,500吨/日氧化矿锡、500t/d硫化矿单铜、200t/d氧化矿锡等近10个采选项目建设将陆续建成投产。
同时,云锡与印尼合作组建的邦加勿里洞粗炼厂已交付生产,产出产品,还将对印尼丰富的有色矿产资源进行全面、深度开发。云锡还投资成立了云锡澳大利亚投资控股公司、云锡澳大利亚TDK有限公司、澳大利亚YTC资源有限公司。与缅甸RHG公司签订了矿产资源开发和商务战略合作协议。
在资本市场上大显身手,为云锡做大做强增加了一个制胜法宝。云锡的再度崛起,几年前曾得益于锡业股份上市。如今,云锡在资本市场上驾轻就熟,屡创佳绩。2007年,先有5月份的澳大利亚YTC公司成功上市;而后是锡业股份6.5亿元可转债成功发行,实现了二次融资;再后是近期在香港、澳大利亚的资本运营中喜讯不断传来。
2007年,云锡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围绕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能源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大了节能指标考核力度。1—11月,云锡万元产值能耗为0.32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降低17.5%;吨金属能耗为2.216吨标准煤/吨,同比降低12%。全年节能量指标为14000吨标准煤,1—11月节约量为85778吨标准煤,大幅超过年计划14000吨标准煤的目标。
云锡100多年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锡的探、采、冶、炼的发展史,是技术进步支撑了云锡的发展。近10年来,特别是2007年,云锡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力度,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大大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缓倾斜含水层状松软矿体深孔连续采矿综合技术研究、玻纤漏板材料、高密度高容量钴酸锂、锡酸钾新工艺及磺酸盐系列产品开发、抗氧化无铅焊料研制等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部分成果已应用于生产。红土镍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取得新突破,完成了堆浸、搅浸、泡浸及精炼工艺优化试验,镍的综合回收率稳步提高,沉镍尾液治理新工艺初见成效,环保治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积极探索改革科研运行机制,对研究设计院实施了‘五个平台’、‘两个中心’的管理运行模式。进一步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18项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局授权,集团公司被云南省列为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和‘云南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3项科技成果分别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科技成果分别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3项科技成果分别获红河州科技进步三等奖。”云锡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