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化的真谛,不仅包含技术因素,更包含人的因素,所以在日本,自动化变成了“自化”。自化是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之一,是实施“丰田生产方式”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没有自化的支撑,“丰田生产方式的导入”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一汽解放是我国最早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企业,但不少管理干部对自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去年8月份,一位从日本长期考察回来的一汽干部说到,以前一直以为自化技术是很复杂、很先进的装置,但这次通过对日本企业的考察,发现自化装置有许多是非常简单有效的装置,我们自己动脑动手就能做到。有一位研究丰田生产方式的中国著名管理专家,到了丰田汽车公司考察以后,还是对自化的概念没有完全理解,因为短时间的考察,看到的是自化程度已经很高的生产线,有许多镶嵌在生产线中简单的自化装置没有被发现,所以还很难有真实全面的体验。如果认识不到自化的真正涵义和做法,在实践中就难以推行,所以正确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呼吁中国企业应认识到“自化”与“自动化”的区别,正确理解自化的真正含义。
自化思想的产生
丰田生产方式中的自化思想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丰田集团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发明的自织机上去。丰田佐吉发明的自织机不仅取得了当时的世界发明专利,而且使当时日本的纺织机械一跃成为世界领先水平。其自化装置能够保证织机在织布时,不管经线还是纬线,只要是一根线断了,织机就能自停止,纺织女工就能过来把线接上,防止疵布的产生,保证不出不良品。而以往的织机不具有这种自动判断的功能,需要一位女工一直看管一台织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即使这样也难免有看不到断线的时候,就会产生疵布不良品。而采用了自化装置的织机不仅不会产生疵布,关键是大大减少了人员,使一人看管的自织机达到24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劳动强度,确保了产品的质量。而大野耐一在调入丰田汽车公司之前,已经在丰田纺织工作了7年,深深体验到了自化装置的优越性,所以到了丰田汽车公司后,很看不惯机械加工一人一机操作的现象,开始着手将自化装置导入到汽车生产中来,在准时生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化的系统管理和系统构筑的思想。
自化与自动化的区别
一般认为,自动化是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是技术要求较高,投资较大且有相当难度的工作。自动化是指自动化的设备,生产线和自动控制装置,这些都是由专业的自动化生产厂家和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完成的。而丰田自化的内涵更多的是指每个人员需要带着智能进行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异常,能够将智能注入机器,开发出能够自动判断异常的装置,一有异常就自动停止,不让不良品产生,不让不良作业产生。它需要全员参加,依靠全员的智能来开发各个生产环节中的各种各样的自化装置,而这些装置是非常简单有效并非高度复杂的自动化,是非自动化专业人才就能够完成的工作。
自化的三种类型
自化的思想应用于构筑丰田生产方式中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确保人的自化,人要做到能够及时判断异常
这是大野耐一从丰田佐吉所发明的自化装置中得到的思想。大野耐一非常强调每个人都要自动地去工作,即每个人要带着智能去工作。要像丰田佐吉一样,在观察妇女的织布工作中发明出能自动判断断线,并能自动停止的织机来。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能善于发现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停止并及时地报告,不能放任异常现象的存在,要和上一级人员研究处理异常现象,将异常处理程序化、标准化。这就要依靠企业全员树立起自化的观念和意识,不让每个人身边的异常现象放任自流,不放过任何异常现象,以确保企业系统基本上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2.确保质量的自化,开发优于人的判断的自化装置
人的自化是最基本的,但光靠人的自化是不够的。因为在许多领域机器的判断优于人的判断,这时就要开发出自化装置。归根结底,自化的装置是靠人的智能开发出来的,靠人的智能开发出来的自化装置提高或延伸了人类的判断能力。比如纺织女工再聪明能干,也不能完全判断织机的断线,而丰田佐吉通过不断地观察,用自己的智能研究开发出来的自化装置,保证了机器能够自判断断线,即丰田佐吉将自己的智能注入了纺织机。大野耐一强调,人在工作中要将智能注入机器,就是在人的感觉不能判断时,让机器帮助人作出判断。比如针对人在疲劳时容易出错,以及在人的感觉器官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场合,要千方百计优先实现自化。如汽车工人在拧紧螺钉时,某些螺钉的紧固要求在一定的钮钜范围内,这时靠人的判断就很难准确控制,而钮矩扳手的开发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钮矩扳手能自地判断钮矩的大小,在超过规定钮矩或未达到规定钮矩时,都能自报警。
3.减少人员的自化,尽可能地用自化装置来替代人的异常判断,将人从监视机器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虽然人能够作出情况异常与否的判断,但异常情况的发生并不是经常性的,又没有规律,所以需要人寸步不能离开机器,始终看着。如果在监视作业的过程中,机器一直运转正常,人就没有事情可做。这种行为无异于钓鱼,如果鱼不上钩,人就白看了。如果能够发明自化的钓鱼装置,人就可以从监视钓竿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就可以同时做更多的事或者看管更多的钓竿。大野耐一就是通过指导丰田的汽车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将类似自化织机中的自化装置应用到各种机加工生产线上,使得丰田的工人能够一人多机,一人多任务操作,大大减少了劳动人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确保了质量。
几个简单的自化案例
1.防止在多品种装配作业中拿错零部件
由于丰田汽车公司的某装配生产线品种很多,且经常有变化,操作者在装配作业中要从许多零部件箱中取出所需的零部件,要对到哪个箱子去取做出判断。因为生产节拍是1分钟,对类似零部件常有判断失误。为了防止犯错,就要开发自化装置。这时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就要开动脑筋,将自己的智能想办法固化,注入装配生产线。其防错系统是这样的:当要装配的工件从流水线上到达装配位置时,装配工取下看板放在应放置的位置,看板放置的位置上有五块铜片,而不同工件不同看板的背面也有铜片,是1、2、3、4、5片铜片,但可能是1片或是2片或是3片或是4片,而且铜片的位置相对于1、2、3、4、5位置会有所不同,这样取下的看板铜片与看板放置处的铜片接触就相当于打开一个开关,而开关导线与零部件箱盖开启器相连。5×4×3×2=120个开关,可以区分120种零部件。通常每个零部件箱盖都是关闭的,取下看板后,该工件所要的零部件箱盖会自动打开,装配工就可以无须考虑地从打开盖子的零部件箱里取出零部件,且绝对不会取错。这就是一种防差错和提高效率的自化。
2.冲压线自动换箱报警
丰田汽车公司某子公司的冲压生产线,有许多冲压设备、冲压各种小型零部件,冲压速度很快,5—6分钟就冲满一箱,这时需要将满箱零部件卸下换上空箱,作业时间只要十几秒钟。在没有开发自动化装置前,一人只能看二、三台设备,人只能在冲压设备前,不能走远。能自动报警的电子秤是为此开发的自动化装置,将要满箱时,音乐就会自动报警,听到音乐报警声,工人就会过去换上空箱,这样一人就可以看管十几台冲压设备了。
3.弹簧箱满自报警装置
某汽车弹簧生产厂,有几十台高速自弹簧生产设备,同样弹簧在十几分钟就会生产满一箱,如何使弹簧生产满箱时自动停止,该厂的员工开发了另一种自化装置。首先在弹簧绕制好后的切割口处设置一根导引线,把切割下来的弹簧顺着导引线掉到箱子中。箱子满箱时,弹簧掉不下去,会与导引线相接触,这时就会接通停机开关,使设备自动停机并报警,操作工就会过来处理,这样几个操作人员就能看管几十台设备。在丰田汽车公司还有许多自化装置,而这些装置只要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就可以开发出来。因此,“丰田自化”在中国企业是不难做到的。关键的是对自化的正确理解,和提高开发自化装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