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减省物流成本是关键

企业报道  2015-05-29 17:16:56 阅读:
核心提示:减小物流成本在生产供应链中的比例,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一个利润增长源。但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很难将物流成本从现有的财会数据中剥离出来。

  减小物流成本在生产供应链中的比例,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一个利润增长源。但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很难将物流成本从现有的财会数据中剥离出来。显然,为了建立独立的物流核算制度,而放弃已成熟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对物流成本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难度很大,也尤为重要。

  降低物流成本比例倍受关注

  众所周知,价格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元素,而对成本的控制程度是企业应对价格战的基础。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要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

  近年来,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环节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劳动生产率的潜力空间也已经十分有限,所以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开始受到关注。

  比如,在我国,一件普通商品的物流成本往往占总成本的30%至50%,对时间、空间效用彰显的商品,物流成本竟占到总成本的70%至80%。从宏观的角度,物流成本亦非一个小数目,其在GDP中占有相当的份额。资料显示,美、日等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目前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达2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 业内人士指出,过高的物流成本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每年1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的成本,就相当于多出1000亿美元的效益。我国现在是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长了100亿美元的效益。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物流成本下降的空间应该在10个百分点或更多。

  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 “第三利润源”。有必要指出的是,物流成本的绝对总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必然会对物流系统注入更大的投资,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高的物流成本是高水平物流服务的保证,这体现了物流系统的效益二律背反性。但是,物流成本上升的幅度可以低于效益的增长幅度。这样,与其说是物流成本的下降,不如更确切地说,是物流成本相对比例的缩小,成为提高效益和利润的源泉。

  物流成本难以剥离财会制度

  物流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用金额评价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现代物流成本是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到将物品送达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物流成本的内涵是比较明确的,但如何正确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如何将物流成本计算出来,在实践中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操作经验。

  企业现有的会计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所以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物料运输成本往往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之中;厂内搬运成本则往往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之中;存货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等等。物流成本总是和其它的成本混在一起,许多项目是混在其它的科目之中,(这使得不少企业仅将向外部的运输企业支付的运输费用,和向外部仓库支付的仓储费用作为企业的物流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会计制度。只有当企业进行深入的财务活动分析,或许才有可能将物流成本分离出来。但是,总的成本科目体系现在还无法将物流成本纳入常规的结构之中。要把物流成本变成常规的会计制度的科目,需要重新建立会计制度,但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大现实的。

  现有的会计方法不能满足物流一体化的要求。物流活动及其发生的许多费用常常是跨部门发生的,而现有会计归集方法不能确认运作的责任。从成本会计的各项费用中试图剥离出的物流费用,通常是按物流功能分离的。例如,对于物流成本的计算,可按照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功能类别统计,并没有与物流服务水平联系起来,也没有按客户类别和业务人员类别计算物流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升降的责任并不明确。这种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在物流管理上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划分物流成本的任务十分艰巨。

  有人或许会诘问,由于难以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现状,那就让物流的利润源泉掩藏在“冰山”之下吗?可是如果物流成本管理的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矛盾不得到解决,我们不知道企业的物流成本是多少,那么降低物流成本又从何谈起呢?

  单独计算物流成本并无必要

  有人根据“物流冰山”的理论,欲将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物流成本核算出来,当发现很难实现这项工作时,就指责现有会计不能提供足够的物流成本分配的数据。也有人另辟蹊径:鉴于物流过程是价值增值与成本增加并行的过程。换言之,完成一项物流作业可以使产品或中间产品的价值有所增加,同时,产品的成本也增加。他们以作业为基础确认物流成本的方法(即ABC法),试图将所有的有关费用成本与完成增值作业联系起来。不管它们在何时、何地发生,都将费用分配给一个客户或产品,来反映所有的相关作业成本。其基本概念在于,需要被分配的费用是消耗一定资源的作业,而非分配给一个组织或预算单位的费用。这种方法也是企图适应物流服务过程的特点和跨越现行会计制度而采用的。但是,若要有效使用这种会计管理方法,首先必须弄清楚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行为的互动关系;其次必须有一套和物流服务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相配套的、控制物流活动过程的预算体系。虽然这一类方法为我们研究物流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它们的实际应用离物流成本管理实践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很明显,为了建立物流成本的独立核算制度,而对成熟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推翻重来,是一个误区。

  同时,物流成本存有“二律背反”,即物流成本的各项目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某一项目成本的下降会带来其它项目成本的上升。因此在达到一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不明确物流总成本的全部构成,仅仅对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进行调整和优化,未必会带来全部物流成本的最优方案。况且,物流具有广泛协同运作和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特点,这使得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中,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中。从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来看,物流成本既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管理有关——实现产品的时间和空间效用,又与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直接相关——作为与客户互动的界面要让客户满意。企业对物流总成本的准确把握难度实际上很大。

  理论研究和实际管理毕竟有所区别,在企业的物流管理中,实际上真正需要纳入管理的,还只是一些有影响的数据。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矛盾的数据,说明对“冰山”总体的计算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必要。

  正确把握比精确计算更重要

  从现实来看,对物流成本的正确把握比精确计算更为重要。

  物流不单纯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等功能活动的简单相加,而是对这些活动的相互关系加以整合,作为一个系统看待。有效把握物流成本的基础保障是构建系统的组织,这在于企业物流系统的组织流程再造、机构整合,使企业物流真正的系统化、一体化,而不是单独追求物流成本的降低。

  考察物流的整体效益和物流成本,也应该不光是对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包装成本等简单叠加的对比,还应涉及到许多隐含的诸如降低商品损耗率、降低人员成本和办公成本、提高货物和资金的周转效率、服务水平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比如,提高了货物送达的效率和准确率,从而加快了企业回收资金的周转速度,这些很难直接算到企业降低的物流成本当中,但是却给企业带来了真正的价值;通过采用比较适用但投资较少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能够推行物流管理技术,如运筹管理技术、品种管理技术、条形码技术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物流的时空间隔,提高了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促进了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源节流。

更多专题
创业帝的辉煌之路

何猷龙凭借独特的创新精神与气魄,率领全体员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经过数年的拼搏并通过收购、兼并、重组...

织锦出的圣洁白云

是的,大自然总是用自己神秘的方式给人类最慷慨无私的馈赠:东经110度、北纬42度,地球的经纬线交织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