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打造零售业帝国

企业报道  2015-05-28 12:31:44 阅读:
核心提示:虽然80年代中期就辞掉了南开大学教师之职,告别了南开的讲坛,但56岁的杜厦依然表现得更像位大学教授,言谈从容不迫,严谨而周密,脸上流露着不容置疑的神情。

  记家世界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厦

  虽然80年代中期就辞掉了南开大学教师之职,告别了南开的讲坛,但56岁的杜厦依然表现得更像位大学教授,言谈从容不迫,严谨而周密,脸上流露着不容置疑的神情。自1996年开设第一间大型仓储连锁超市,不到8年时间,家世界已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营商业连锁集团,并率先引进国外大型仓储式超市的概念,相继创立了家居装饰建材中心,家世界大型综合超市,家世界SHOPPING MALL三类零售商业连锁企业。

  家世界的竞争理念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杜厦开始南下淘金。杜厦下海经商后的第一笔大生意,是在香港做外汇期货。凭着多年专业的金融知识,杜厦一次投入20万港元,一个月下来,净赚了180万港元 。“翻了八倍,只要联一个路透社的终端,不用办公室,不用员工。”他的第一桶金便是由此而来的。

  真正让杜厦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是几次成功的展览会。其中1990年的俄罗斯大马戏团来华演出,使杜厦赚了800万元。

  随后,杜厦将触觉延伸到房地产和进出口贸易领域。1994年,杜厦从以上领域撤出,全力投身零售业。

  从1996年底到1999年家世界迅速在天津投建了数十家店,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做为家世界大本营的天津,已被杜厦建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固商业堡垒,1999年开始转战西安,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家世界在西安开了10家店,每家店的面积都在1万平方米以上,杜厦说:“在天津和西安我们有稳固的竞争优势。”

  杜厦认为,商业连锁集团竞争的利器就是价格,家世界要成为价格的领导者,只要进入家世界,就要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得到实惠。众所周知,传统零售业由于地价高、房租高、利息高、设施高,从而导致成本高。但家世界集团旗下4个连锁业态--家世界、家乐、家居,以及餐饮连锁品牌家和,每个至少都是1万平米以上的大型连锁店,这些不同的业态融在一起,集群发展,不但可以共享停车场、电力资源、广告、甚至物业管理和顾客人数,同时,各业态的客流高峰可以错开,资源达到高效共享,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了成本。按传统定价策略,进价若是2元,卖出就是2.4元,但这种定价法已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现代化零售业采取竞争性定价,不管进价多少,如果别人卖2元,我就卖1.8元。家世界的理论依据在于批量大,销售额大,就有规模效益——采购量大,就能拿到便宜价格,成本就低——实行计算机管理,库存少,周转快,资金使用率高。这与传统定价观念完全相反,整个生产、销售全从消费者出发,根据消费者定价约束采购价格,根据采购价格约束费用,使一系列成本控制在进价和销售之间,这样才能保证有利润。

  随着中国超市阵营无限度的扩大,并非没有降级出局者。以天津为例,2003年,天津市超市销售总额达210亿元,占全市商品零售总额的五分之一。家乐福、家乐、大荣、乐购、麦德龙等现代大型综合超市成为天津连锁企业发展的领先者。前五家销售额领先者中,只有家乐一家为本土企业。2004年3月,“好又多”关张;4月卫津路上的极玖购物停业。同时,一些世界级的大牌超市,为缓解经营成本的压力,被迫压缩了卖场空间。零售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沃尔玛等国际巨头相比,国内的零售公司在服务意识、市场调查、采购、物流配送及员工的选用培训等方面的水准等都有很大的悬殊。因此不少专家担心一旦跨国公司大规模的占据我国流通市场的份额。必然会凭借其优势地位在交易形式、商业习惯、结算方式等方面,促使我国企业按照他们的标准改变游戏规则,不过杜厦并不认为沃尔玛、家乐福能在中国取得领导者地位,就像如今的家电产业一样,洋人最终将对国内民族工业无可奈何。

  谁会成为中国超市洗牌的幸存者,现在还难见分晓,或许正如民营超市巨头杜厦所说:“只要在有生之年这张牌桌上还剩下四个人,我就很满足。”

  规模是商业连锁的生命线

  毋庸置疑,对于超市这种业态来说,大规模进货,大规模销售是其生存的必由之路,随着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跨国商业巨子在中国抢滩设点的步伐在不断提速,中国本土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的弱点逐渐显现。

  一位超市经理曾为超市扩张算过一笔帐,每发展一个门店就要几百上千万的资金,没有雄厚的资金后盾是万万不行的。上海联华的每笔并购均在亿元以上,这种大规模的资金战役是很多中小超市无法想象的。综观世界零售商巨头的发展史,几乎没有一家是依靠其自身的原始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依靠资本的集中,或是上市发行股票,或是公司之间的合并、联合、兼并。

  如何使其他产业的资本变为商业资本,这其中较好的方式就是:银行业、房地产业、商业零售业联姻,使商业资本由“加法”增长方式变为“乘法”增长方式,从而缩短中国零售业做强做大的时间。

  除了银行资金的注入,国有资产托管同样也是一种整合本土力量的办法。一些商业企业采用注资与托管两种办法取得管理权,并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扩张的捷径。

  按照杜厦的说法,目前家世界并不缺钱,但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两、三年后家世界必须海外上市。一方面融资,而更重要的是,应对入世后零售跨国集团在中国市场扩张战略的大规模并购。在3-5年内,大型仓储式连锁产业必然经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到那时,国内商业连锁机构的收购、兼并将会造就业界重新开始洗牌的良机,家世界自然不想错过。“最后你将会看到,在这场游戏中,无论外资巨头们多么强大,他们注定不会成为桌上的庄家。这个主角也许不会是家世界,但一定是属于中国人的。”

  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何而来

  杜厦认为,现代化零售业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培养。家世界有一个颇具规模的管理学院,有自己的专职讲师、完整的教学体系,占地几千平方米,有400张床位的集体住宿。新员工都要在这里做相当长时间的培训。职工每一次提职,都要“回炉”,到管理学院上课。即使不提升岗位,每人每半年也必须完成培训程序。从董事长到总经理,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师。杜厦的观念是,人力资源工作是和企业文化的强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世界的座右铭是立诚致远,以一行万。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企业要做一个诚实的企业。把事业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永远。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对待远大的理想,企业才能生生不息。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高层管理团队的人格魅力有密切的关系。

  1998年,新上任的家居总经理把公司一年发给他的奖金全部上交,原因是一年过去了,亏损的局面没有改变,他心存愧疚。但这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一个大型超市需要很长的市场培育期。现在听这样一个故事好像听大庆时代的故事,然而,它居然发生在一个民营企业里。在家世界,自己认为事情没做好,引咎辞职去做低一级的事情,经常发生。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经营现代化零售业不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这就是12年的发展形成的强大的家世界企业文化。公司将每年增长部分的40%分给员工,使员工都成为公司的拥有者。

  2003年6月,杜厦拿出公司的30%的股份,分给最早和他一起创办企业的员工们。只要在公司工作6年以上的员工都可以得到股份。一共分了1亿股,相当于3亿元。杜厦提出,公司将每年增长部分的40%分给员工,不仅今年分,明年还要分,使员工都成为公司的拥有者,并将其作为公司的一种制度。

  杜厦说,一起致富,一起创造一番事业,才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公司才有生命力,才能无往而不胜。

更多专题
澳洲联邦政府公布2015-16财政年度预算案

澳洲联盟党政府于本(5)月12日公布自2013年9月执政后之第二份预算案,2015-16年预算案盼能帮助澳洲人ㄧ展身...

萨尔瓦多社会暴力现况与遏制政策评析

面积约莫仅2万馀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国萨尔瓦多,回顾近代发展历程,长达14年的内战始于1979年10月,终至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