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让企业在生态圈活跃

企业报道  2015-05-22 07:57:45 阅读:
核心提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两大转向:一是知识化转向,它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而发生的经济活动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两大转向:一是知识化转向,它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而发生的经济活动;二是生态化转向,它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而发生的经济活动。这两大转向同时发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迫使各国、各企业积极应对,以免被这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所淘汰。无论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看,走生态型企业之路都是十分紧迫的。

  生态企业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优化原理,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各种现代技术,建立起来的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能量多重利用、对生态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现代化企业。它是国家整个生态工业体系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其主要特征是企业按生态规律组织生产,采用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运用先进的尽可能达到闭路循环的新工艺,以及节能、节资源、高效的新技术,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这种企业采用的工艺是“生态工艺”,所进行的生产是 “清洁生产”。它能集约地利用资源,并变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对生产流程的信息化调控,改进工艺,节约燃料、原材料和水,消灭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控制“三废”污染物排放并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在企业内的闭路循环和废料的全部再资源化,尽量变废为宝,提高短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和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要实现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这一目标,基本途径就是确立生态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选择先进的生态企业的生产形式,在资源开发和消耗环节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废弃物产生和处理环节大力提高开发再生资源、变废为宝的效率,在开发绿色产品的同时大力推进绿色服务,从而在社会上、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起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具体做法如下:

  确立生态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

  其一是生态企业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自己的经营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观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要求构成危害的发展观。其二是生态企业将循环经济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费的“资源——产品——污染物”的简单流动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来发展的经济。从上述经营思想和理念出发,选择生产形式,开展绿色经营活动。

  选择先进的生态的生产形式

  其一是,按清洁生产方式组织生产,也就是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采用、设备维护管理和产品的生产、运输、消费直至报废后的资源利用等各个环节,做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经济效益的最大量化,人与环境的危害最小量化。其二是,按循环经济的要求组织生产,也就是在组织生产的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按循环经济的3R(Reuse、Remanufacture、Recycle)基本原则实施生产,实现资源利用“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其三是,按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组织生产,也就是在组织生产的全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妥善处理好生产发展、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技,为生产、经济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建设

  在强化环境管理方面,首先要努力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严格按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要求实施环境管理;要通过清洁生产的审核验收,并始终坚持清洁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相应标准要求,不仅坚决做到达标排放,而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区域环境容量要求,决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排放,不对外部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环境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城市的相关指标,将企业建设成“放心企业”、“花园企业”、“景观企业”。

  大力推进绿色服务

  生态企业不但开发、生产、经营的产品都是绿色产品,也就是符合IS014000认证标准要求的产品,如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而且在经销绿色产品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绿色服务。一方面,积极推销绿色产品,搞好绿色维修等售后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绿色咨询服务活动,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励每个消费者自觉地节能、节水和搞好垃圾分类回收等,从而在社会上、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起生态企业是真正的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

  创建生态型企业文化

  生态企业文化是能与其他文化体系 (既包括整个社会与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等,也包括企业内部的子文化)相适应、互为依赖、和谐共生的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能力的不同层次的完整系统。创建这一系统,就必须使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达成平衡,必须使企业的利益与顾客的满意达成一致,必须使企业发展战略与国家、地区发展战略趋同,企业必须对环境保护负责,等等。这种系统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它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它不是具体的行为活动,而是产生具体行为活动的原因;它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它不是工作或服务,而是工作或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因此,走生态型企业之路,要靠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等活动进行灌输,使之潜移默化于员工的思想行为之中,从而使生态企业文化既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无形的、强大的动力。

  健全法制完善标准

  国家在大力推进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活动中,要在贯彻执行已有的《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规的同时,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专项法规,如《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制定与贯彻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标准体系,严格执法,将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法制化轨道。

  搞好协调和示范推广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的行业协会,要把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自己的工作规划,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走生态型企业之路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走生态型企业之路提供优良服务。同时,大力宣传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重要意义、紧迫性和必要性,抓好典型示范推广工作,让企业比有标杆、学有榜样,促使更多企业加快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步伐,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更多专题
以碧血丹心成就如画前景

无垠的戈壁望不到边,雄伟的昆仑顶连着天。“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这就是世...

艰难磨砺铸就事业辉煌

西部矿业的前身锡铁山矿务局仅拥有锡铁山这样一座面临减产的矿山;一个正在筹建规模不大的赛什塘铜矿;一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