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在计划中顺其自然

企业报道  2015-05-15 15:05:44 阅读:
核心提示:有专家分析认为,本世纪以来,尤其在二次大战以后,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新的产品和产业部门不断产生,为延缓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但却碰到了一个新问题,即企业投资成本过高,投资能力下降。

  ——专家谈重视经济周期规律,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近来中国经济持续升温,各行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评价众说纷纭,其中最多的说法是:“市场经济是会有波动的。大热之后会有大冷,这种波动是必然的,不可能永远高涨下去。”

  无疑,专家是在提醒有关人士尤其是企业家,提高对经济周期的警惕性。

  中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及规律

  有专家分析认为,本世纪以来,尤其在二次大战以后,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新的产品和产业部门不断产生,为延缓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但却碰到了一个新问题,即企业投资成本过高,投资能力下降。在纸币制度下,企业为取得投资资金来源付出了较高的“货币成本”。现行的货币供应体制使企业自有资金缺乏,积累能力低,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和利息负担,利息提高了投资成本,加大了投资风险,限制了资本向新产业领域的转移,加大了传统产业的生产规模,助长了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从而还是不可避免发生生产过剩现象。向新的投资领域或转移本来就存在风险,对企业有一个全创新的过程,过高的投资成本必然加大了企业向新投资领域转移的阻力。中国的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负债过重,影响了投资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大了生产惯性。80年代发展起来的纺织业,到90年代中期,出现了大量的生产过剩,企业无力进行投资结构调整,国家只好强行压锭,大量企业被重组兼并。80年代下半期发展起来的家电产业,到90年代下半期,已出现过剩,许多企业无力进行投资转移,只好展开市场销售大战,压价竞争。90年代上半期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企业负债累累,无力抽回资金开拓其他项目,只能长期套牢。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刘树认为,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的波浪式运动过程。它分为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在增长型周期中,上升阶段又分为经济增长率的回升期与超速期,下降阶段又分为经济增长率的回落期与低速期。我国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回升期,其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经济增长开始加速,但还不是超速。二是投资开始加速,但各行业投资有的增长很快有的尚无增长。三是物价开始回升,但不同产品的价格有升有降。其中,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但也有一些产品价格仍停滞不前。

  中国企业应增强经济周期意识

  目前在中国企业界,很多企业家对经济周期的概念采取漠视态度,对行业内的经济周期现象视若无睹。正如经济学家樊纲所说:“目前我们的企业家自身的风险意识还很差。对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的认识不够。这就看出了我们与一些国际大企业之间的差距。”

  同时樊纲认为,在波动中,中小企业永远首当其冲,受害最重。所以对这次中央宏观调控,樊纲属极力推动的一派。他提醒中国企业一定要尊重经济规律,在经济活动中要保持一定的资金流。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副司长许剑毅认为,从商业角度来看,经济周期有它的规律性。不同国家、不同的地区及不同的时期,经济周期的长短是有差异的,国家可以运用调控手段使经济周期延长,波幅减小,以提高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大起大落。“过去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周期大概在5年到8年左右,这些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完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上适时采取微调的政策,即不等经济过热就采取调控措施;对过热的经济也不一刀切,而是采取‘软着陆’的办法。随着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调控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合理运用及操作上的不断成熟,我国经济增长的商业周期在延长。”

  许表示,经济周期的发生对每个企业所带来的客观环境应当说都是一样的,但对企业的兴衰影响却不是完全一样的。比如过去一年,整体经济形势很好,绝大部分企业都有很大的拓展,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发展困难,甚至亏损。因此,从企业的角度,要准确把握和运用商业周期发展自己,在每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完成发展目标。经济问题非常复杂,有些情况很难预测。从把握经济运行规律的角度,企业要在低谷时期看到希望,在颠峰时期看到可能即将到来的危机。”

  许副司长说,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要比国外大,见效快。在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仍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及国有商业银行强硬的金融手段。在行政手段方面,如对土地、资源、投资项目等的严格审批。在金融方面,除了准备金、再贴现率、利率等经济杠杆外,还有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我国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展的资金绝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因此,一旦收紧银根,银行担保的信用额度最终可能无法兑现,这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有些情况对企业来说也是无法预料的,尤其是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影响特别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没有长期贷款,只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那么只要紧缩银根,中小企业受到冲击更大。

  发达国家由于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经济发展主要靠市场的手段自发调节。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利率等间接的手段来实现的,对企业的影响不是那么直接。

  许剑毅说,“作为中国的企业,要想有效地应对经济周期带来的冲击,就要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每年的增长目标,所处行业的发展现状、目标和前景,以及本企业在本行业的发展中的境况等都要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更多专题
2014年法国资通视讯电子产品销售市场变迁动向

依据Cabinet GfK最新市调,去(2014)年法国资通视讯电子产品诸如手机、电脑、笔电、平板、电视机等市场规模...

尼加拉瓜经济新闻荟萃

根据瓜地马拉本(2015)年5月5日廿一世纪报头版新闻?近15年来最糟的危机?及自由新闻报公布的民意调查资料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