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是我国鞋革业的发祥地之一,温州鞋革业沉淀了几百年厚重的历史,它是我国鞋革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日,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峰欣然接受了《中国企业报》的专访。
记者:2005年温州鞋革行业收获了哪些丰盛的喜悦?
朱 峰:温州鞋革行业创造的辉煌业绩有目共睹。截至2005年底,温州鞋革行业已经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中国真皮领先鞋王”1家、“中国真皮鞋王”5家、“中国真皮名鞋”6家、“中国出口名牌产品”3家,另有45家企业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温州鞋革无论是质还是量的品牌数均居全国首位,整体综合实力毋庸置疑。
记者:温州鞋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温州鞋的核心竞争力,请问这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朱 峰:其实大家所说的核心竞争力意指温州鞋的价格。无论在国内或国外,温州鞋销售的火爆场面是其它地区的鞋难以企及的。温州鞋商凭借“物美价廉”的资源优势占据了国内外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很多地区,温州鞋成了低价的代名词,但低价并不代表低质。和其它地区相比价格较低,温州鞋业低价的背后主要是缘于企业的成本控制。
记者:那温州鞋业低成本运作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朱 峰:鞋业生产由皮革、鞋底、鞋饰、鞋楦、鞋机及整鞋生产商五大要素构成。在温州,一双鞋从设计到投产仅仅需要3天时间,而这在其它地区是不可想象的。温州鞋业的产业链包括200多家鞋机企业、100多家鞋楦企业、近400家鞋底企业、100多家鞋饰企业、200多家皮(合成)革制造企业以及遍布市区的鞋料、鞋机、皮革、鞋用化工等专业市场。在完整、强大的产业链支撑下,温州鞋企的生产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同时规模化生产也带来了经营管理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记者:温州鞋业完整强大的产业链构成是否和温州鞋革历史有着必然的联系?
朱 峰:可以这样认为,温州鞋革行业发展到今天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据史书记载,温州鞋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公元422年,永嘉府太守谢灵运任时制作了一种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木屐”;南宋年间,温州有了“皮鞋业专业户”;明朝万历年间,《温州府志》记载,温州鞋属于朝廷贡品。民国年间,温州城区伊光如先生创办了温州有史以来第一家制革厂,即“正华制革厂”。同一时期,晋新、普达、精华3厂首开温州制革业机械操作的先河——使用引擎马达来代替人力摩皮工作。在19世纪初,温州第一位制楦专业先辈苏元宗也为温州鞋业立了大功。在他的影响下,如今的温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鞋楦生产基地。
2001年9月12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联合发文命名温州为“中国鞋都”,温州鞋革行业又掀开了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依据Cabinet GfK最新市调,去(2014)年法国资通视讯电子产品诸如手机、电脑、笔电、平板、电视机等市场规模...
根据瓜地马拉本(2015)年5月5日廿一世纪报头版新闻?近15年来最糟的危机?及自由新闻报公布的民意调查资料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