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岚 曾小清
去年起,中国企业开始频繁发起对捷克企业的大手笔收购。收购案的背后,是捷克不为中国人熟知的技术力量和研发实力,让包括川企在内的中国企业有了新的价值发现。对捷方而言,在传统市场结构性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捷克企业也亟须通过结盟新合作伙伴,开拓新兴市场。
●在捷克的宁布尔克,几名工人在四川长虹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电视机厂生产流水线上工作。
中捷合作正当时。在这一浪潮之下,川企如何洞悉这些机遇并实现对接,构建全球价值链?
成都到布拉格有望9月开通直航
从成都到法兰克福飞行了13个小时,中途转机花了3个小时,再从法兰克福折回来飞一个多小时,记者终于到达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国际机场。该机场是欧盟地区最繁华的机场之一,年均人流量达1200万人次。每年入境的中国人有21.2万人次,排名世界第十。但由于中国的城市没有到布拉格的直飞航班,中国人到捷克必须借道其他欧盟国家。“今年9月就有望能开通!”负责瓦茨拉夫·哈维尔机场运营的捷克航空控股CEO Vaclav Re-hor信心满满。这一年来,他频繁飞往中国的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洽谈直航事宜。今年2月,捷克航空已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有5个中国城市可直飞布拉格。
该公司的航空事务主管Jiri Vyskoc透露,将由空客330或波音777来执行飞行任务。“一开始至少每周飞3-4次”,运行稳定后,计划每周在5个中国城市开行14趟航班。今后,从成都直飞布拉格,旅程将被缩短至8个小时。
中国每年来捷的20多万“大军”中,1.6万是上海人,有1.3万人来自北京,来自四川的人数仅次于北京。Vaclav认为,直航开通后,将以两倍的速度刺激旅客增长。
并购正当时 捷克企业欢迎中资企业
3月的布拉格,春寒料峭。虽然冷,但碧空如洗。捷克航空制造商协会会长约瑟夫·卡斯帕自豪地说,捷克的私人飞机拥有量居欧洲第三。“现在市场行情没那么好了”,想跟中国做生意。
将企业和技术卖给中国——在捷克,从民间到官方,都有类似愿望。四川企业能在捷克买什么?
“我们很希望中国企业到捷克并购。”捷克国家投资局局长查理·库车拉开门见山说道。
去年起,中国企业启动对捷克的大手笔并购,主要涉足金融、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领域。其中,中国华信能源公司斥资6.4亿欧元收购捷克J&T集团30%股份;陕鼓动力公司5000万欧元收购捷EKOL公司100%股份——这两起并购均发生在去年捷克总统访华之后。
捷克工业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力量,“但销售一直是短板。”查理·库车拉认为,过去捷克企业无论是市场还是销售渠道,过度依赖德、法、意等西欧国家。金融危机后,捷克开始面临欧洲市场结构性需求不足等发展瓶颈。
不少捷克企业主动与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的潜在投资者接触,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查理·库车拉还表示,不少家族企业因为后继无人,需要找到合适的接盘者。
技术换市场 捷克人不想做“一锤子”买卖
据四川省商务厅统计,目前在捷投资的四川企业仅2家。在捷克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不少川企已物色了并购项目。比如成都一家企业,就准备出资2000万元,并购捷克一家生产飞机驾驶座舱的小企业,希望等中国通航市场全部放开后,能将产品卖回国。
以技术换市场,是捷克人最乐见的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方式。查理·库车拉表示,目前捷克的航天装备制造、纳米、先进材料、数控机床、汽车、生物、IT等产业缺市场,“一个中国市场就足够捷克企业消化”。
但捷克人不希望做一锤子买卖。“欧洲人对钱的需要没那么大,更看重发展。”一位在捷华商说。
布拉格到宁布尔克市的沿途,德资和韩资企业厂房林立。当地人告诉我们,这两类企业在捷克最受欢迎——他们扎根捷克数十年,不断增资,带动了当地就业。而英国企业则是反面案例。上世纪90年代,英国人涌入捷克大规模收购企业,技术转移后便将工厂关掉,当地经济因而遭受重创。“现在,在捷的英资企业只有寥寥数家。”
“我们希望专业对口的中国公司进来,一同发展壮大,一起开拓中国市场。”查理·库车拉表示,捷克银行贷款利率约为2%;捷克国家投资局还手握数十亿欧元补助资金,专用于对外资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补助,最高可达新投资金额的40%。
购买尖端技术 缩短川企创新时间
“我们在四川的试点项目已完成,产业园区建设很快启动。”在捷克贸易促进局,记者遇到了捷克JTJ先进材料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普罗哈兹卡博士。
去年西博会,杨在中国的代理商捷克诺曼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两家中资企业签约,共同投资25亿元在成都金堂建“中捷先进环境技术产业园”,捷方以技术投资为主。杨及其团队研发的纳米光触媒、烟气集成净化技术将被全面引入,在成都进行再开发和产品制造,用于缓解雾霾等环境问题。
类似这样的技术合作,在川捷之间还会越来越多。
早在2012年,捷克已成为技术和相关数字产品的净出口国。“向外输出高新技术已成为捷克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捷克工贸部贸易促进局局长瑞多米尔·杜勒佐说。去年通过西博会,捷克贸易促进局将航空装备技术带到了四川。今年秋天,他们将在成都举办首届捷克纳米会议,为更多有技术转让需求的纳米企业物色买家。
捷克的研发实力有多强?欧盟委员会官方统计,捷克接受官方资助的研发机构有225个,年均产出专利5000件。许多商协会却告诉我们,许多私营研发机构散落民间,还未纳入官方统计。
中捷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李以森认为,参与全球竞争的方式除了“走出去”,还有“引进来”,“购买尖端技术可缩短企业创新时间,加速四川产业转型升级”。
但技术转让绝不是简单买卖。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建议,签订协议时一定要把合同吃透。比如,相关专利技术的项目实施范围、期限,在目标市场是否被纳入保护范围等。曾有一家川企曾拿下数亿美元订单,产品刚运到国外就遭到指控,产品涉及的某项技术,早已有一家跨国公司在当地申请了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