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借鉴

企业报道  2015-03-31 08:46:08 阅读:

  名牌作为一种文化,它标志着社会文化和国民素质的品位,体现和带动了民族进取精神。其发展过程就是铸造企业灵魂的过程。名牌产品应该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款式新颖的产品,是竞争力强、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覆盖面广的产品,是行业排头兵。发展名牌产品要作长期艰苦努力,要在技术上、品种上、质量管理上创新和营销上下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

  洋名牌来势凶猛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窥视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纷纷冲入国门,以他们的名牌产品为开路先锋抢占市场。一时间,中国市场充满了“潘婷”、“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日立”、“松下”、“福特”、“奔驰”等洋货,这些名目繁多的洋名牌猛烈撞击着中国的国内品牌。据德国《商报》报道,外国公司生产的饮料在中国城市占有率高达55%,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公司在中国就建起30 多家罐装厂,年产量达70万吨,而日化用品方面也是洋货充斥。据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百家商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力士、夏士莲、舒肤佳、花王等品牌占据了日化市场77%的比重。在洗衣粉市场中,奥妙、碧浪、汰渍等几种品牌占到66%,而过去人们喜欢的活力28只占有5%,洗发液中飘柔、潘婷、力士、海飞丝占到了半壁江山。

  洋名牌之所以能称雄神州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是国内没有势均力敌的名牌与之抗衡,于是造成这种“进来一个,倒下一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因此,中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已成当务之急。名牌作为一种文化,它标志着社会文化和国民素质的品位,体现和带动了民族进取精神。其发展过程就是铸造企业灵魂的过程。名牌产品应该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款式新颖的产品,是竞争力强、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覆盖面广的产品,是行业排头兵。发展名牌产品要作长期艰苦努力,要在技术上、品种上、质量管理上创新和营销上下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

  国内实施名牌战略的弱势何在

  首先是技术落后。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技术落后、产品落后、质量差、生产效率低,在引进技术后只顾生产而不重视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企业的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低。

  其次,企业分散形不成拳头。目前我国同一行业中,企业多而分散,低水平重复生产,形不成规模,缺乏竞争力。

  第三,资金短缺。我国许多企业缺乏研究开发和革新改造、品牌营销方面的资金投入。

  国家政策对创造品牌的推动作用

  日本和韩国利用国家政策推动企业品牌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次大战后,日本同欧美国家的技术差距大约落后15年。当时日本产品质量差、水平低,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战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15 年的努力,到1965年,日本产品已基本上赶上欧美水平 ,同时涌现一批名牌企业、名牌产品。日本在短短的15年内从落后迅速赶超先进国家,涌现出一批名牌企业和产品,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这些政策包括:企业引进关键技术后,政府引导企业在引进后消化 、吸收、创新上下功夫。日本很多优势产业是在引进购买外国专利的基础上迅速成长的,政府鼓励企业狠抓产品质量,年年开展质量月活动,推动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日本政府制定产业振兴法和合理化计划,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引导企业努力把主要产业的技术、产品、质量提高到欧美水平。

  日本的《机械工业振兴法》指出:“整个结构有缺陷的机械工业单靠市场经济自然循环的作用来提高改进是不行的,机械工业的基础部门必须由国家出力和加强。”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政策措施的重要作用。

  被誉为“汉江边上奇迹”的韩国经济在其发展进程中也非常注意对大企业的支持。以造船业为例,上世纪70年代前,韩国还基本上没有船舶制造业,到70年代初期韩国决定由大宇公司来承担发展造船业,并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帮助。这些政策包含:优先提供原材料,韩国企业使用本国制造油舱运送石油给予一定的减免税,在5年内提高船舶进口关税等,在各种政策支持下加上企业自身努力,使韩国成为目前世界第三大船舶制造国。

  日本、韩国的经验对我国都有借鉴。为了创建中国自己的名牌,我们应加大对国产名牌扶持力度:

  ——从总体上做好名牌规划工作,现有名牌根据发展程度实施重点扶持。贯彻实施“名牌兴国”、“名牌兴省”、“名牌兴市”的战略。

  ——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有关综合部门形成联动,从技术、资金、能源方面入手,出台鼓励企业发展名牌的优惠政策,使资源配置政策向名牌企业倾斜。

  ——尽管名牌产品最终要到市场上一争高低,但在一定市场条件下,当国产名牌受到洋名牌围攻时,国家应及时采取一些适当的保护措施。同时,大力宣传名牌战略的意义,力争创造一个人人关心国产名牌、大家携手共创国产名牌的氛围。

  企业应该怎么办

  企业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主体,中国名牌事业最终落脚点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要靠企业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

  ——企业领导首先要树立名牌意识,认识到品牌代表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名牌就是财富,就是无形资产。

  ——要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产品质量是创造名牌的基石,名牌产品要靠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在广大用户中建立起来的信誉,没有高质量也就没有了名牌。

  ——必须以科技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引导消费,不断开拓新产品,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实现高效率、低成本,为发展名牌创造条件。

  ——强化市场营销,加强产品宣传力度。市场营销是企业创名牌的重要一环,名牌需要宣传,要通过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让名牌家喻户晓。

  ——在全国范围开展“爱我中华,创我名牌”的宣传,鼓励国人购买国内名牌产品。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发展民族产业,形成全民关心中国名牌。

更多专题
以金融创新带动一切

市场经济就是创新经济,包括企业创新和金融创新。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及其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

以标准赢市场的产业集群

近年,我国出口商品普遍遭遇了新的“海外出口三道槛”:海外市场壁垒,汇率变动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