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企业家需要点儿艺术修养

企业报道  2015-03-31 08:45:36 阅读:

  书画艺术与企业家好像不怎么搭界,甚至企业家练习书画还被某些人讥讽为不务正业。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在此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跟广大的企业家和书画爱好者共享。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五六千年的文明史。早在3000余年前,先民们已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古代汉字。他们在实践中力求美化,使文字上升为书法艺术。所以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具有特殊的魅力,2000多年来吸引了无数爱好者乐在其中。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除了装点居室、赏心悦目以外,还可借以提高学识、修养身心。

  一幅好的书画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美可以使人身心愉悦,神清气爽。书画作品的神韵产生了美,而这种形美来自书家的情美、意美、人格美。所谓字为心画,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通过作品表现出来,从感观上达到了一种赏心悦目的境界。但是书画艺术的美妙境界又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全靠鉴赏者用心体会。而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文化素养就有不同的审美要求。所以,鉴赏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素质修养,鉴赏水平的高低是与鉴赏者的学识水平相关联的。

  书画之道,妙在陶冶性情,然而性情修炼在于心志。所谓“字如其人”即是。所以,书画家的学识修养程度,对其书法作品的风貌、格调、意境有着重要影响。所谓笔下有笔,墨外有墨,书外有书,说的正是这层意思。

  中国书画艺术理论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因此中国书画的发展其本身就具有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国书画是中国文化积淀的产物,其必然涵盖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美学与历史。2000多年来,中国书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了其自身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规律。

  中国书画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如果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书画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了。

  经营企业也是如此,特别是经营中国企业,更是要有哲学思想的底蕴。今天以至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很难再出现“不小心发了财”的奇迹。现实呼唤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家。

  用心的企业家总是能从书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建筑、园林中讲究空间的曲折处理,“虽数间小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体操、武术中的一招一式刻意塑造刚柔之美。中国笔墨中所表现出的“阴阳向背”之理;墨分五色的笔墨技法之理以及中国书画家们经常提到的“师法自然”等等,都明显地表明了中国书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

  企业家学习书画、爱好书画,并非是人人都要成为书画家,而是重点放在陶冶身心上。有的企业家本身就是书画家的当然更是求之不得。我的朋友张惠臣即是颇有成就的企业家,也是卓有建树的书法家,因而他的朋友也都是身手不凡的文化人。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企业家和书画家并无矛盾,不要人为地把它们对立起来。有时候不仅不矛盾,而且还可以互相促进,有时还能形成产业。如果能把兴趣和事业结合起来,其动力更是非同一般。

  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家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一个擅长书画的企业家更容易左右逢源。

  不要怕别人说自己附庸风雅,即使真的附庸风雅也比不谙风雅高出一个档次。

  书画作品作为艺术品还有投资的功用,企业家在经济得到自由后,适度地收藏一些书画作品也是积累财富的很好方法。

  在这里,我也诚恳地提醒一些确实对书画毫无兴趣的企业家,不要硬是挤进书画界,让别人看笑话,也让自己不开心。因为世间还有很多可以提高自身素质的方法,也还有很多门类的艺术形式可以供你选择。比如音乐、舞蹈、运动等。

  一切择优选择,一切率性而为,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更多专题
以金融创新带动一切

市场经济就是创新经济,包括企业创新和金融创新。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及其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

以标准赢市场的产业集群

近年,我国出口商品普遍遭遇了新的“海外出口三道槛”:海外市场壁垒,汇率变动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