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旅游学院公布2013及2014年澳门旅游接待能力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日均旅客接待能力范围在89,374至92,325人次;年度接待力范围在3,262至3,370万人次,其中公共交通实际接待能力需多加关注。基于社会接待能力考虑,澳门旅游接待力2014年可能已达饱和点。
该研究主要从社会接待能力及实际接待能力两方面进行研究。在一年内的不同日子随机抽取五十天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评估社会接待力。2013年研究结果分析6,005名受访者(2,987名居民和3,018名旅客);2014年则分析6,007名受访者(2,991名居民及3,016名旅客)。
澳门旅游学院旅游业研究暨科研中心卢振邦表示,该学院最新研究显示,2013年日均旅客人次接待能力范围为87,573至94,956人次,年度接待能力范围在3,196至3,466万人次;2014年日均旅客人次接待能力范围在89,374至92,325人次;年度接待力范围在3,262至3,370万人次。规划及制订政策时,访澳旅客日均人次比年度数字更具参考价值,因在任何一天,访澳旅客的实际人次可能远高于或低于每日最佳接待人次。
多项旅游相关服务和设施在2013及2014年的接待力中提升,但有几方面则倒退。如渡轮服务、旅行团及出入境口岸通关均保持充分或扩大接待能力来应付更多旅客;酒店客房总量目前较最佳接待旅客人次少,特别是旺季期间可能不足,但发展和规划中的酒店将可提供更多客房。
公共交通实际接待能力,尤其的士、巴士仍然紧张,需多加关注。由于的士、巴士是居民与旅客共用,可能进一步造成挤逼。澳门主要旅游景点和餐饮场所也面对接待力问题,接待力在一年中的某时段充分,其馀日子未能应付需求。
与过去数年相比,澳门旅游接待能力(基于社会接待能力方面)一直稳步提升,2013年升至高位,于2014年趋向平稳,表现澳门的接待能力在2014年可能已达到饱和点。从社会角度看,居民开始为旅游业的持续成长对日常生活素质的影响感到困扰;同样地,旅客也感到挤逼,服务质素下跌,导致旅游体验变差。儘管2014年採取人流管 制、延长通关时间等措施,但在高峰日子与持续上升的旅客不成正比,令居民和旅客对整体情况感恶化。
该研究并不试图为未来旅游业设限,旨在指出当旅客到达某一水平时,居民和旅客的体验均受影响,为未来政策规划和制订提供资讯。为提升旅游接待力,建议基建设 施必须有协调性、平衡性和同步性。由于基建配套发展滞后,即使有新酒店提供更多客房,如不强化交通或改善服务,也不能有效提升总体旅客接待力。短期内考虑採取措施缓和旅客人次成长,避免飙升或下跌;同时增加目标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和优质化;持续扩充旅游服务设施及旅游景点;考虑和协调在旅游景点设不同的开放时间和将节目安排在不同的举办日期,平均分布一年的旅游需求;规划某些区域作长远发展,划分能更集中旅游发展的范围,并将住宅区从中隔离;鉴于不少旅客均是即日来往澳门购物,兴建和发展购物设施,有助减低主要地段的挤拥。
市场经济就是创新经济,包括企业创新和金融创新。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及其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
近年,我国出口商品普遍遭遇了新的“海外出口三道槛”:海外市场壁垒,汇率变动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