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经济全球化将技术标准推向国际市场竞争前沿,推动“标准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珠三角的一些优秀企业正在逐步实现角色转化,开始为中国产业取得新的“标准话语权”。
近年,我国出口商品普遍遭遇了新的“海外出口三道槛”:海外市场壁垒,汇率变动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欧盟绿色环保指令实施。国内部分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立足未稳就面临新壁垒的威胁,出口企业这种疲于应对的生存局面亟待改善。近日记者了解到,珠三角有一批优秀的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制定,为中国企业争取国际竞争中的标准话语权。
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制定
记者从中兴通讯、欧派、康宝等为代表的珠三角优秀企业了解到,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制定是这些企业摆脱贸易壁垒的共同选择。比如广东顺德康宝电器就是国内消毒柜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者,而推动国产3G全面走向海外的中兴通讯引领着TD-SCDMA国际标准的制定。广州欧派企业有限公司参与编写的我国第一部《住宅整体厨房》行业标准已经定稿并通过专家评审,最迟将在今年内由国家建设部颁布实施。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加入了ITU、3GPP、3GPP2、CDG等40余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并获得NGN、光传输、信息安全、网关及3G终端等多个领域的国际标准起草权和编辑者席位,累计提交国际标准文稿400余篇,其中在多个领域都是中国企业首次在该领域牵头起草国际标准。前不久,在爱沙尼亚召开的3GPP RAN第29次全会上,由中兴通讯牵头,大唐移动和电信研究院传输所参与起草的TD-SCDMA国际标准TR 34.943正式获得通过。这是中兴通讯在国际标准组织成功牵头起草的又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其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的又一体现。
权威人士表示,欧派、康宝、中兴等珠三角企业在其各自的行业取得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并为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创造了良好条件,开始为一批重要产业扛起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旗。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
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些行业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一批优势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但是,由于在技术标准上缺乏话语权,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还是依靠引进和仿制,在低端产品层次可以靠引进提高技术水平,当与外国企业在高端产品形成竞争时,人家是不会把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转让给竞争对手的。日本和韩国等实施追赶战略的经验恰恰表明:在进入高端产品和接近国际市场档次的市场竞争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真正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广州欧派橱柜董事长姚良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技术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技术标准是全球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也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加速工业化阶段的中国企业,不应再满足于以低成本为他人制造产品,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自身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也为企业在国内、国际技术标准上争取话语权。
中兴负责人也表示,中国正加快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步伐,在一些关键领域谋求建立本国主导的技术标准,中兴愿意在通讯领域里为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填补一些重要技术标准研制相关的检测手段、方法和计量标准的空白,并使之在成为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公认标准中出一份力。
权威人士也认为,“中国标准”将对中国市场现状产生基础性甚至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它将以清晰的姿态,让人们从“中国标准”的角度来重新思考和认识自主知识产权,给中国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意义和市场价值。
市场经济就是创新经济,包括企业创新和金融创新。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及其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
近年,我国出口商品普遍遭遇了新的“海外出口三道槛”:海外市场壁垒,汇率变动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