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不懂专利注册规则,企业耗资数亿美元买来的却是早已过期的专利技术;由于没有进行专利信息查询,我国药物研发重复率高达90%。日前,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延淮在京向媒体公开披露,由于不懂专利、忽视专利信息查询,我国企业已经有数亿万元的资金打了水漂,有效利用专利信息是企业避开技术创新误区的必要条件。
2003年,黑龙江某企业与美国某国际大公司签署总价值9亿美元的合同。但实际上,中国花大价钱购买的却是已经过时了两代的落后技术,而美国公司对此项技术的专利权也早已过期,中国企业因为不懂专利查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极端的例子在制药领域更加突出。我国关于中药新药的研发有90%都是重复研究,这是国家中药新药审评委员会在1994年得出的结论。时隔10年,作为顾问参加了那次审评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杨巨平认为这个结论依然成立。“那些中药生产厂家信息不通,一股脑地冲向同一种药品,最终只能是重复研究。人力、物力、时间和科研经费正在经受着巨大的浪费。”刘延淮这样认为。
如何避开技术创新的误区?刘延淮认为,企业必须学会充分有效利用专利信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90%以上首先都是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在研究开发工作中充分运用专利信息,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
据介绍,目前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通常都是使用因特网上各国政府网站上的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信息查询。但仅靠对因特网上那些未经深度加工的专利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往往并不能得到非常准确的检索结果。因此,要想查全、查准专利信息必须使用经过深度加工标引的专利数据库。
1996年,时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检索处处长的刘延淮等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中国专利信息网,解决了国家专利局和社会公众在现有检索系统中无法解决的大量疑难检索课题。到目前为止,东方灵盾完成了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专利文献检索服务应用示范平台》任务中《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世界硅材料专利数据库》示范库的专业化的数据深度加工、标引与建库工作任务,同时完成了该任务中的检索平台开发工作,建成了一个具有专业化检索入口的功能强大的多数据库联机检索和专利分析平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超负荷生产已成为采煤行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家安全生产监...
在有些行业,中国充分创建民族自主品牌是早晚的事情,必须有充分的民族自主品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