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跟班不是区领导的事吗,毛浩炜他们咋也跟着一起呢?”在3月20号中班皖北煤电百善矿掘进三区集体跟班的人流中,除了几名区领导,又多了几张“新面孔”,他们分别是来自该区一队的姬飞,二队的毛浩炜,三队的王伟峰,都是该区生产队的普通职工,这就难怪有的职工困惑不解了!
集体跟班在该区已坚持了几年,人员由区领导和各队队长组成,一月二次,起到了对辖区隐患“集体会诊”的效果,各队也通过互查、互学、互比,在管理方法、业务技能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单体打的,不用测,一看就知道初撑力够”,在三队负责的区域,二队“跟班人员”毛浩炜兴奋地说。“那可不一定,还是测一测保险,省了多做无用功”,看毛浩炜在认识上有偏差,三队“跟班人员”王伟峰忙进行了纠正。虽说干的活差不多,但因为在相对固定的班组,在工作上共同交流的机会还是很少,边走边看,边看边聊,几名职工加深了交流,对如何完成好各自工作心中更有谱了。
“吸纳职工参加集体跟班,绝非突发奇想,更非一时兴起,今后这会成为常态化,让更多职工参与进来,开阔眼界,互通有无,工作思路才能打开,质量标准才能进步。”该区区长孙勇的一席话,解开了职工参加集体跟班的“谜团”。
“今天跟这个班,感受如何?”上窑后,副区长李孝平笑着问姬飞。“确实开眼界了,跟着转一转,比任何经验介绍都管用,回去我得跟班里的伙计们好好说道说道。”“就是啊,让你们跟班,就是要你们负起把好经验好办法带回去的使命”,看姬飞说到了点子上,副区长李孝平也破了题。
“工作没有金科玉律,没有固定套路,只要有利于工作,什么方法都可以用。”该区区长孙勇的话,让我们意识到:管理上的小变化,有可能带给我们的是工作上的大惊喜。(胡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