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冲刺世界轮胎十强的国内企业

企业报道  2015-03-20 10:41:07 阅读:

  由三角集团有限公司与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8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03730平方米的第一条工程子午胎前不久顺利下线,全部投产后将达到年产混炼胶20万吨,工程子午胎15至20万套,半钢子午胎1200万套的生产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初抢占市场先机,以子午胎为主的发展战略,到今天华盛公司第一条工程子午胎的顺利下线,标志着三角集团为实现“建国际先进企业,创世界知名品牌”的宏伟目标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为三角集团在2010年前进入世界轮胎前10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角集团是以轮胎生产经营为主导,兼营精细化工、机电维修、三产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仅仅13年时间里,三角集团固定资产、净资产就分别增长了25倍、15倍,职工年人均收入在原来2300元的基础上增加到20000元,累计实现利税28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出口创汇4.3亿美元。预计今年销售收入60亿元,到2010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80亿元,成为国内轮胎企业供给内需和外贸出口的主力,销售额领先国内同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起过硬的品牌形象,成为同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90年代,全国轮胎行业三分之一的轮胎厂家面临严重亏损的困境。当时三角集团的前身山东轮胎厂也不例外,厂里卖不出去的轮胎堆积如山,经营难以为继。当时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丁玉华走马上任后,一头扎进车间里,除了与职工心连心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一套治厂成熟方案。即劳动纪律、产品质量、管理“三部曲”,并新上了165/70R13半钢子午胎、9·00R20全钢子午胎,为公司后来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角集团把创名牌摆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位置,把技术创新、质量创新作为主战场。目前,三角的技术研发始终跟踪国际行业巨头的技术水准,平均每10天就能研发出一个新产品,已获得32项国家专利。在技术研发方面,三角不仅通过引进、培养、合作建立起了自己的研发队伍,而且通过整合形成了自己的研发理论和体系。2003年企业通过对外合作,使产品自主开发又实现了一次飞跃,在新性能、新材料、智能轮胎开发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就连固特异这样非常挑剔的名牌也找上门来,希望三角集团能给他们做代工。如何选择才能既保证自己的利润又保证品牌能够打出去?三角轮胎在与其合作中坚守不超过50%的出口总量,剩下的打三角的品牌。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得到了品牌出口的优质渠道,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起自己的牌子。

更多专题
持续长远的卓越发展

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是当代著名的管理专家,同时又是一位顶尖的畅销书作家。他投入了10年多的时间和精...

资金管理新模式

在资金由母公司集中管理的情况下,子公司也必须有一定的资金自主管理权限,而且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