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国际市场>> 正文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落后欧美

企业报道  2015-03-20 10:11:04 阅读: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快速起飞阶段,一定要对基础研究有持续和高强度的超前投入

  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基础研究投入占R&D总经费的比例始终保持了较高水准,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很大进展。去年我国的GDP总量虽然排在全球第六位,外贸额排在第三位,但国际组织在评价国家的经济增长竞争力时将中国排在第49位,工商产业竞争力排在第57位。主要差在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拥有量、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效益上。在研发费投入方面,从总量上看,去年中国共投入了约186亿美元,略高于加拿大和韩国,但只是美国2846亿美元的6.5%,日本1353亿美元的13.7%。从增长速度上看,1993~2003年10年间,中国研发费投入总额由1993年的占世界第14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6位,但研发费投入占GDP的比例2003年仅为1.31%,而以色列为4.93%,瑞典为4.27%,芬兰为3.49%,日本为3.15%,韩国为2.54%美国为2.6%,德国为2.55%,法国为2.19%,英国为1.98%。

  从企业占有知识产权上看,外国企业的强项主要在于长期坚持技术研发并持有大量专利等知识产权。在保有和新增技术专利方面:目前国际上90%的专利掌握在美国、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手中。日本每年发明专利申请高达40多万件,美国达20多万件,德国达15多万件。IBM、杜邦、日立、西门子、飞利浦等大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数万件,每年发明专利申请有上千件,有的高达1万多件。当然,专利数量代表一种水平,但专利质量更重要,特别是重要产业关键技术专利的多少,更加代表其水平。

  从重要行业的装备上看,根据我国科技部的一个报告,中国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的85%、石化设备的80%、纺织制造设备的70%、高端医疗设备的90%~100%都依靠进口。2004年,中国生产手机2.3亿部,彩电7300万台,DVD 1亿台以上,在规模上都处于世界首位,但这些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核心芯片全部都依赖进口,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从企业的科研费投入看,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经济普查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一成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056%。2004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有32924个,占总数的11.9%。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38.4%。在开展研发科技活动的企业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71.6%、17.2%和11.2%,企业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国电子百强2004年研发总投入约为37.6亿美元,而IBM、诺基亚、三星公司年度各自投入都在50亿美元以上,海尔、华为、中兴通讯、TCL、海信、上海广电、联想、北大方正等国内走在前列的企业,与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企业R&D占GDP比例看,东软集团为15.72%,华为12.6%,是中国目前研发投入比例最高的少数几个企业。据对中国500强企业中的373家企业进行统计,R&D占GDP的比例平均为1.2%,其中大于8%的有7家,5%~8%的有18家,3%~5%的有37家。而美国的制药企业塞普柯拉为59%,生化基因公司为31%,法国的达索软件系统为29%,瑞士雪兰诺公司为25%。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上看,日本和韩国在引进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资之比为1:10左右,重点放在自主再创新方面,而中国在2003年则为1:0.078左右。

  虽然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差距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全面赶上的,但如不奋起直追,差距可能还会拉大。即使在一般技术上缩小差距,在关键技术上仍可能会扩大差距。

更多专题
持续长远的卓越发展

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是当代著名的管理专家,同时又是一位顶尖的畅销书作家。他投入了10年多的时间和精...

资金管理新模式

在资金由母公司集中管理的情况下,子公司也必须有一定的资金自主管理权限,而且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