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及台湾自行车输出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台北国际自行车展创新设计奖」竞赛(TAIPEI CYCLE d&i awards),于今日颁奖。本竞赛委由具国际公信力的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执行,透过与各国企业同台竞逐,鼓励我国企业进一步创新。
经过来自德国、美国、丹麦,拥有自行车或工业设计实务经验的国际评审团,从209件来自15个国家及地区的作品当中,依据参赛作品的创新程度、设计品质、工艺、材料运用、永续性、功能、实用性、安全性、人体工学、通用设计等10项条件进行评选,挑选出57件作品获奖。参展件数较去年成长13%,国外参展件数更大幅成长37%,让这个奖项成为国际自行车产业创新设计的新指标。
当中5家厂商更因兼具多项独特创新设计,获颁金质奖,包括:日本「株式会社大友」、台湾「亚瑞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极点股份有限公司」、荷兰「Protanium B.V.」及瑞士「myStromer AG」;此外今年亦首度设立「金质奖--新创企业」,表彰近5年成立、创新设计能力突出之新创企业,由新加坡的「Bamboobee Pte. Ltd.」获奖,鼓励更多人投入自行车产业。
外贸协会黄文荣秘书长表示,今年的参赛作品揭露了未来自行车产业的三大趋势:首先数位应用与自行车及配件整合日渐成熟,例如电动自行车车架内建SIM卡,透过智慧型手机中的APP,提供定位、防盗、电池电量资讯,使通勤更为安全便利。打气筒结合蓝牙科技,让使用者透过手机上的APP即可了解胎压情况,避免胎压变化造成危险。
此外,替代材料的应用已臻成熟,今年金质奖获奖产品当中,可见到利用原木或是竹子等环保材质来打造车身,打破以往仅能在概念性的竞赛当中见到替代材质的运用,也将环保概念更进一步的落实。而在功能设计上,也从迎合高端使用者或专业运动员的需求,转向从一般使用者骑乘角度出发,例如为了简化骑乘的配备,赋予单一产品多功能,例如兼具车架功能的打气筒,或是可当作橇胎棒的轮轴;另一方面是将使用步骤极简化,例如改良性的内胎,将14个替换步骤简化为4个。
所有的得奖作品,都将自3月18日起,配合第28届台北国际自行车展期间,于南港展览馆1楼光廊展出,欢迎国内外相关业者莅临,亲身体验自行车产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