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投资的口味

企业报道  2015-03-13 09:44:07 阅读:

  大家谈到VC时,都有一个相同的观点,就是VC的投资方向是有风向标的。回忆一下就不难知道,2005年到2006年中Web2.0的投资非常火热,那个时候,只要是有流量的Web2.0,网站就能得到VC的青睐。2006年底,网络视频与新媒体火,而最近投视频网站VC们已开始撤离了,从火转凉,看来也就半年时间。

  现在正火什么呢?消费品、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因为上市了一大批)与环保、教育这些传统的产业。可能原因是:一方面VC认为他们实在,商业模式清晰,有现成市场不用去培育;另一方面,TMT领域虽说火了一波又一波,但投资的回报也的确不如从前了,Web2.0这一波的投资热没有带来像样的上市后成功退出的案例。VC是想通过投资赚钱的,不赚钱的事情,VC不会做,这是商业规则,不能怪VC。

  我曾在某业界大佬的BLOG上看到责怪VC对高科技产业眼光不高等方面的话,我觉得这是市场的法则,资本的逐利性所决定,没有什么好怪的,如果企业基本面真得很好,也很赚钱,怎么会没有人关注或投资呢?其实很多好项目,年利润在500万元以上的都是VC倒贴脸去找他们的。所以有时候埋头将企业做好了,酒好也不怕巷子深,因为现在信息更透明。

  在很多方面来看,VC的风向标是对企业或行业价值认可与投资回报率的转移,其风向原因,也值得业内创业者深思。最近我看到好几波慢了几拍的创业者的融资故事,他们的行业,都是拿到了第一轮的钱,等他去做融资的时候,其他VC都不敢投了,因为有N多VC投资过了。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你这个行业有5家以上的VC投资过的企业,你再融资的难度会加大不少。而且时间很重要,从第一家去投,到最后一家投完,这其中的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内,你还拿不到钱,就算你的架构与团队再好,也许就与资本失之交臂了。

  看来VC投向也有流行季,也很时尚。创业者虽说没必要随VC而变,但关注VC的风向也许会让自己企业的资本运作更加顺利。

更多专题
聚焦想现代管理制度转型的典范

所谓“国营”,一是那时还没有“民营”,二是不“国营”连“订货会”都进不了场,不是国家定点企业就卖不出...

改制也能充满艺术性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