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江中集团:从未间断追求卓越

企业报道  2015-03-13 09:27:52 阅读:

  江中集团的由弱而强,是企业经营成功的一个浓缩标本,透过38年的发展轨迹,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幕“时势造英雄”的成长故事,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关于企业增长的神话。江中,作为江西十百千亿工程中的重点企业,正凭借其成功的多元化以及双上市公司呈现出厚积薄发的良好态势。制药做OTC类业务中国第一

  2007年7月21日,江中药业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28.6%。环顾当今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崛起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一部分企业正在集体遭遇发展瓶颈,而就在此时,江中药业的突围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个企业的成功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通过充分借助外部条件与积极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结合,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成为成功企业。江中集团应该属于这样一个企业。其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红旗制药厂牞一个江西中医学院的校办小厂,主要起辅助教学的功能。1985年,药厂实行承包责任制,民主选举厂长和党总支书记,28岁的钟虹光临危受命,担任厂长。当时江中制药厂的账面上仅有800元钱。而就在那一年,江中制药厂实现利税230万元,次年实现产值900万元牞1992年产值再次刷新纪录高达2亿元,当时的江中制药厂犹如盛夏的气温牞节节攀升。

  虽然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现金流,但江中人意识到这并不表示企业已经寻找到真正撬动其成长半径的杠杆。由于中成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具有自主创新的新产品研发投入高、难度大、风险大,很多企业只能局限于其中一隅,要想快速拓展,靠自身力量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

  眼界来自境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了在资本市场第一次亲密接触,1998年6月26日,江中制药厂对主营青霉素系列原料药与制剂产品的西药生产企业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兼并,挂牌成立江中集团,建立起涵盖中西药生产领域的生产销售企业,扩大了产品的辐射半径。更值得一提的就是江中集团拥有了第一个上市的壳资源,打造出更为快捷的融资平台。从此,江中集团飞身步入企业成长的快车道。

  现在的江中集团已经成功拥有两个国家级科研中心——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一个省级技术中心——江中药业技术中心。完备的科研体系、持续不断的科研经费投入,使江中复方草珊瑚含片、江中健胃消食片10余年来畅销不衰。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抗艾滋、抗乙肝新药即将进入二期临床;今年还将有古优、初元等数个OTC类新产品投放市场。按照实施“大市场、大品牌”的战略,通过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本与资产经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将OTC类药品业务打造成为中国第一。

  地产打造区域专业化

  房地产上市公司

  如果说江中制药厂兼并江西东风药业股份实现借壳上市,是江中集团资本市场的“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那么2004年与ST江纸的牵手,江中已经从“干中学”彻底成长为“学中干”,其成功的经验启示便是:视界的高远有助于再次成功趟过资本市场的暗流。

  两次拍卖“流产”,政府全力“保壳”,曾经一度陷入困境的江西纸业,因2004年江中集团通过资产和债务重组使其连续两年实现了盈利,但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再没有好的解决方案,ST江纸将面临退市的窘境。这时,拥有成功借壳上市经验的江中集团在一片愁云中发现了通往另一次成功的端倪,当时全国房地产行业正以其昂扬之势掀起新一轮经济的增长浪潮,江中集团旗下江中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在大环境下也日趋显现其更强的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

  为了保障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得以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了实现股东权益、置入产业等多方获得更为稳定的增长,2006年12月28日,ST江纸股改与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相结合,江中集团把江中置业成功置入ST江纸,2007年2月更名为中江地产,从此实现了主营业务的转变,成为江西省内惟一一家国有控股专业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江地产精心打造的“紫金城”项目,建筑面积达110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仅2007年上半年就实现商铺销售收入4.1亿元。

  据2007年半年报公布显示,中江地产主营业务收入实现44846.59万元、净利润实现8816.2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8.38%,中期业绩实现大幅增长,现在的中江地产不但已经成为地产股里一匹高成长性的黑马,还将构筑江中集团未来的另一片新大陆。

更多专题
聚焦想现代管理制度转型的典范

所谓“国营”,一是那时还没有“民营”,二是不“国营”连“订货会”都进不了场,不是国家定点企业就卖不出...

改制也能充满艺术性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