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质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生物产业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经过15年到20年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形成与信息产业并驾齐驱、充满活力的生物经济
第一批获得批准的9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授牌仪式将在16日中国首届生物产业大会上举行,这些基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城市。这是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获悉的。据高技术产业司的官员介绍,中国生物产业是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即使这样,其研发差距仍在5年左右,而整个生物产业估计落后15年。
据发改委官员介绍,我国生物产业之所以落后15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生物技术产业转化率低,生物产业规模较小;二是生物产业发展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单一;三是在政策、体制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然而对于全球的生物产业的统计数据则令人震撼,近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近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生物技术专利已占世界专利总数约30%。在近期上市的新药中,20%属于生物技术药物,而超过80%以上的上市新药都不同程度上利用了生物技术开发手段;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9000万公顷,10年间增长了50倍。仅美国就有340家上市生物技术公司,市值高达33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生物质能源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比重的5%,生物质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生物产业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经过15年到20年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形成与信息产业并驾齐驱、充满活力的生物经济。
2007年将是中国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首届生物产业大会也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生物产业规划》)的有效实施措施之一。早在今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生物产业规划》中就明确指出,生物产业结构要优化升级,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重点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及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形成8个产值过500亿元的生物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预计到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万亿元,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从4月下旬开始着手,由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国资委和清华大学等部门共同起草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目前基本完稿、定型,不久将面世。就在日前,两项重大项目已经落实,一项是天津国信集团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终端生产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一项是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的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研发的“复杂构造三维地震逆散射成像新技术开发”项目中期检查,相关权威专家称,成果可喜。而另一项措施也在日前推出,即国家发改委决定于2007年组织实施高纯硅材料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为此,综合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生物产业已进入历史性的重大发展乃至调整时期。
据介绍,国家有关部门也纷纷加大促进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如科技部近20多年来一直把生物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给予了重点支持。自1986年开始实施“863”计划以来,生物技术领域一直是投入最多的领域之一。此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支撑(攻关)计划、973计划等国家主体科技计划中也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也纷纷采取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建设基地等重大举措,加速我国生物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步伐。
据悉,地方政府推动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也与日俱增。目前已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热潮。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陕西、湖南、广东等地方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速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市政府已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四大重点支柱产业之一,正在建设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生物产业孵化器三大生物产业工程。上海市政府会同国家相关部委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领导小组,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高技术产业园区中50%以上的企业从事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天津市政府结合滨海新区建设,正在与科技部联合筹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四川省已决定把发展生物技术列为“科技一号”工程。陕西、湖南、广东等省市也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积极创造生物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所谓“国营”,一是那时还没有“民营”,二是不“国营”连“订货会”都进不了场,不是国家定点企业就卖不出...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