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强大的文化管理

企业报道  2015-03-13 08:59:50 阅读: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最高形式。时风运输机械集团成立以来,从一个年产值不足百万元、职工不足千人的小厂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职工3万人的国家特大型企业,产品系列也由过去的三轮农用车单一产品扩展到现在的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拖拉机、发动机、轻卡汽车、轮胎、热电等多种产品,销售市场涵盖全国各地,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辉煌成绩的取得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相关。

  时风旗帜鲜明地推出了“务实、求严、文明、优化”的时风精神,以时风精神为文化核心,倡导“爱祖国、爱时风、爱岗位”,坚持“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办不成事的人”,将“创名牌、争第一”作为时风集团永恒的奋斗目标,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时风发展中来。

  近几年,时风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工艺布局调整,新建了热电、轮胎、锦纶工业布等重大项目,在工艺布局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中,很多在外人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时风人不仅做到了,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被外界评价为“时风现象”和“时风速度”。

  时风集团主要领导在重视企业经营规模、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的同时,十分关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及价值取向的培养和提升。多年来,时风集团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确立了“大发展难,小发展更难,不发展难上加难”的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自我加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在品牌方面,时风集团产业定位是“中国驰名、世界著名”;产品定位是“运输机械”。实践证明,这一定位完全符合时风产业发展方向。在营销上,利用互联网,采取订单销售,以“订单”信息指令生产经营,完善了“卖全国”的营销信息网络体系。在采购上,以“投标竞争、公开透明、择优择廉、广开货源”为原则,实行订单采购,随时叫标,随时投标,随时供货,形成了“买全国”的供需物流链。应用信息技术、实施物流畅通工程,使物流、资金流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了“当天收款、当天生产、当天发货”,与客户实现零距离,产品实现零库存。

  实践证明,时风集团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理念,已成为每个时风人的核心价值观,强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时风集团将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把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等融入到公司管理的每个环节,提升文化管理,向着“中国驰名、世界著名”运输机械集团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更多专题
聚焦想现代管理制度转型的典范

所谓“国营”,一是那时还没有“民营”,二是不“国营”连“订货会”都进不了场,不是国家定点企业就卖不出...

改制也能充满艺术性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