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海信新专利技术填补行业空白

企业报道  2015-03-11 08:50:19 阅读:

  随着闪联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海信由制造商到标准制造商的转身进一步加速。海信的三次转身,避免了国产彩电技术空心化,并为应对国际竞争拓展了研发深度

  在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心近日公布的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排名中,海信集团再次以综合指数第一的成绩从参与评价的2248家企业集团中脱颖而出。这是海信集团第二次赢得这个名次。

  而与此相呼应的是,由海信集团参与组建的“闪联”标准日前在最新一轮的FCD国际投票中过关,闪联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已几无悬念。这是继海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科技部论证之后,海信在数字多媒体领域从国家标准晋级国际标准的又一重大突破。

  技术创新为海信的企业竞争力积蓄了后劲:平板电视连续3年雄踞市场第一,智能交通产品连续中标北京和青岛奥运项目,数字多媒体领域惟一一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户海信,“863”、“973”等1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也在海信实施。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海信目前已申请专利2400多项,并达到了平均每天就会有两项专利产生的速度。

  “要把企业做强就必须做精,要全力打造整个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健康经营才是海信经营的真谛,才是海信永续竞争力的源泉所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

  近年来,从芯片开发到模组生产再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面对外资品牌不断发起的进攻,海信三次转身为破题行业技术空心化提供了新思路。由产业链下游到上游的转身也正改变海信在行业的话语权。从2005年推出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视频处理芯片———信芯,到开工投产中国彩电业第一液晶模组生产线,海信已经形成“液晶模组”+“信芯”的组合竞争优势,又一次填补了上游核心技术的空白,也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而随着闪联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海信由制造商到标准制造商的转身也进一步加速。今年7月份,海信发布了数字家庭系统第一版标准DNet-home;我国交通信号下一代控制器标准也即将由海信提出。闪联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可,更使得海信对标准的话语权由国内拓展到国际。海信正实现着技术先行者向标准制定者转型。近年来,“863”、“97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每年有数十项在海信实施,2006年海信主持和参与了3项国际标准、83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申请并获准列入国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计划项目23项。

  海信的三次转身,避免了国产彩电技术空心化,并为应对国际竞争拓展了研发深度。这正符合了国家统计局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我国加快发展大企业集团,并不仅仅在于将大企业集团的规模做大、数量做多,更重要的是要把大企业集团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也正是国家统计局连续两年把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排名第一的荣誉授予海信的原因。

更多专题
在改制中实现共赢

国有企业改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因此,...

考评体系要量体裁衣

近些年来,公司加大了对下属各单位和员工的考核管理力度,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并且通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