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4月14日,华海药业2007年度股东大会在浙江临海市召开,两大股东爆发正面冲突。根据华海药业的公告,该公司在股东大会召开之前收到周明华的两份提案,分别为《关于要求变更周明华先生对股东的承诺的提案》以及《关于<公司200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提案》,这两项提案都因公司董事长和第一大股东陈保华投了弃权票而被否决。这使华海药业两大创始股东陈保华和周明华之间的恩怨纷争再掀波澜。
据了解,华海药业上市之后,曾经合作默契的“华海双杰”开始出现经营理念上的分歧。2007年4月13日举行的2006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总经理、董事周明华落选董事会;同日,华海药业召开新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陈保华依旧被推选为董事长,同时出任总经理一职。在一天时间里,周明华先后失去了华海药业董事席位和总经理大印。当时媒体和股民一片哗然。
这次股东大会上,周明华将矛头直指陈保华,首先向其发难。指出华海药业房地产项目存在关联交易的问题,还有陈保华没有完成当初业绩增长30%的承诺。
而对于周明华提出修改承诺的议案,陈保华以从华海药业公司的利益出发为由否决了。
随着华海两大股东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华海公司股票一度跌停,华海两大股东之争似乎以陈保华的暂时获胜而告终,然而,广大投资者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二人的纷争不仅给华海药业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影响,也给华海药业的资本市场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甚至让人们重新对创业板进行深思。有专家指出,周明华事件反映出在资本退出机制问题,仅仅靠承诺来限制产业资本的退出并不够,这为即将上市的创业板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