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药报道>> 正文

让医药发展进军大健康产业

企业报道  2015-03-10 09:12:31 阅读:

  近年,从俄罗斯考察返回天津的天士力集团总裁闫希军,拂去一身征尘,便紧锣密鼓地部署开年“头等大事”。年初召集战略规划会,调整提升企业发展战略,在天士力集团已成惯例。今年却来得不同寻常。不仅闫希军率集团全体高管悉数出席会议,各专业总监、各分公司总经理也全员到会。会议以封闭式讨论,上百号人阵容拟定3至5年发展规划,这在企业还是破天荒头一回。

  创业十几年的天士力,为何今年如此“兴师动众”的创新之举?对于事业处于上升期的天士力集团,这次规划又有着怎样特殊的含义?

  闫希军表示,他的用意是借这次规划会掀起创新的头脑风暴。希望各分公司借此打破门户“藩篱”,站在产业链上创新看待自身的分工。不是局限于生产一个产品,一个企业能做什么,而是围绕集团整体规划,思考如何发挥协同效应。按照集团确定的产业板块发展模式重新论证,该以什么样的角色融入国内国际产业集群。他说,走到今天,天士力全面审视自己,正在寻求一条不一样的突围之路。至此,天士力发布了集团全面升级发展的新版本。

  据介绍,在3至5年发展规划里,“大健康产业”成为集团战略定位的关键词。面对“大健康”这个听上去熟悉又陌生的领域,赚钱的行业千千万万,天士力为何独辟蹊径?以现代中药闻名于世的天士力,对制药业和大健康产业又如何兼顾呢?闫希军表示:“根据社会需求和疾病谱的改变,天士力选择进军大健康产业。当然,天士力走到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制药这个主业,将一如既往聚集专业人才来做专业之事。”

  闫希军认为,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忙着手里的事,同时必须紧跟市场,面向未来进行创新。他说:“经济增长转向以科技和市场为重心的哑铃式发展,只有着眼于向微笑曲线上下游拓展,向哑铃两端延伸产业链,提高服务价值,才能超脱一般加工制造业单纯的成本竞争。而以人类大健康为诉求的生命科学,恰恰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开发领域。”

  “治病”、“治未病”并举

  何谓“大健康”?天士力的大健康产业重点在哪里?闫希军告诉记者,天士力的大健康产业就是为让人们“生得好、病得晚、活得长、走得乐”而服务。“天士力大健康产业两大支柱,一是‘治病’。即围绕生命安全,做好‘一盒药’;围绕生命健康,开发社会急需的保健产品和服务。”闫希军语气坚定地表示,在“治病”、“治未病”两大领域,天士力都要争当规范发展的排头兵。

  据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中首次提出在全国选择部分中医院开展“治未病”试点,服务百姓。作为天士力发展方向的策划者,闫希军3年前即提出了向预防领域前移的大健康产业雏形和形象解读这一战略的“12字口诀”。对于如此的预见性,闫希军解释说:当代企业家思考的问题,出发点不仅限于企业利益,只有把企业发展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才有无限天地。“当今疾病谱的改变把治疗和预防医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给医药产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提出新课题。天士力必须要一手抓治病、一手抓‘未病先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行业的发展趋势闫希军始终保持着长远的眼光。其实,天士力在“治病”和“治未病”两大板块厚积薄发,上市一代、生产一代、研发一代早已悄然储备。

  在治疗领域,复方丹参滴丸的姊妹新品迭出,以滴丸起步的天士力已推出七八个产品构成的“滴丸集群”。“只有专业化创新平台才可能培养出滴丸产品的单科博士。”闫希军以现代研发转化体系孵化现代中药的发展思路正接受时间的检验。目前,养血清脑颗粒(丸)、荆花胃康胶丸、藿香正气滴丸、柴胡滴丸等,销售贡献均以年均30%以上速度递增,进入快速成长期。据悉,天士力医药研究走专业化之路,正在开创性地建立“数字化神农本草库”,他们与浙江医科大学联合开展攻关,挖掘祖国医学几千年验方,通过9年的艰苦探索提取有效组分已达1.3万种。随着这一数据库的完善,将使传统中药从“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真正走向“现代神农无处不辨”。今年5月10日,闫希军著述的一套近百万字、五卷本《丹参大全》将正式出版。闫希军的这项研究,就是立足于用现代技术标准支撑起一味中药的产业经济。

  闫希军说,天士力坚持精益化开发,提出对中药分类指导、分类研究、分类发展,跳出仅把中医药当作是药的狭窄思维,把国宝看成资源开采。专家评价,天士力划分传统中药、化学中药、生物中药、代谢中药并使之全面与现代科技体系接轨,这将改变中国药品研发徘徊不前的局面,为医药原创领域找到新的发展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必须求新求变,从过去的产品经营转化为产业经营和产品经营相结合,从过去的单一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变,由过去的国内经营向国内与国际经营相结合转变,由过去的传统营销模式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变,天士力因关注民生和健康而改变,跟踪疾病谱新动态调整研发和产业模式,惟一不变的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变。

  据悉,天士力每年的R&D投入都在7%以上,远超2.5%的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天士力建立“没有围墙的研究院”,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围绕人类生命健康全过程,从药品到保健品、从食品到水源,不断拓展产业链的研发平台,为进军大健康产业全面提供创新能力的技术支撑。

  全面国际化营销创新

  中药作为天然成分药物,在国际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目前国际市场中成药贸易额已达160亿美元。其中90%是日本“汉方药”。这种巨大的市场落差让中国医药界有识之士心潮难平。然而,技术标准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差异,中药作为药品突围国际市场,尤其是经济、文化优越感都强势的欧美市场谈何容易。

  闫希军说,天士力在国际化征途中走了七八年了。其实如果从1997年天士力第一次冲击美国FDA认证开始算起,闫希军和他的团队国际化的长征已经不下10年光景。从第一例复方丹参滴丸被国外消费者所接受,至今天士力产品海外累计销售总额已达8000万美元。在南非高原心脏病高发地区,复方丹参滴丸被称为“神丹”,从未服用过中药的当地人显效颇佳,数以万计非洲患者通过尝试来自现代中国的神奇小丸减轻了病痛。连续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丹参滴丸,一举成为非洲和东南亚市场的单品销量冠军,显示了不俗的成长潜力。养血清脑颗粒、人参源胶囊、芪参茶等,用效果说话,一次又一次敲开了异国市场的大门。

  按照闫希军全员性、广覆盖推动国际化的原则,天士力的产品以药品、保健食品等不同身份四面出击。“白猫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天士力的特色产品跳出了华人用药的圈子,以“星火燎原”之势,已进入世界各大洲16个国家、地区医药和保健品市场。闫希军认为,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这还只是全面国际化的冰山一角,与他所提出的“现代中药,人人共享”的目标相比,天士力的国际化仍处于拓荒阶段。天士力的国际化战略在这一高目标要求下,不断被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除了产品国际化,闫希军还提出了资本国际化、知本国际化。

  为了推进产品国际化,天士力选择了更有力的营销模式,从2002年下半年,天士力的经营团队长驱直入直销市场。闫希军认为:“中医药被西方世界接受,关键在于一个语言系统的对接,两种文明的博弈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问题。”天士力的国际营销系统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在传统的分销网络之外,天士力把更多资源投向直销。

  目前,天士力集团在15个国家和地区有长驻销售管理人员,招聘当地员工300多人。在全球发展经销商和会员30万,拥有2000多名专职讲师。成千上万的老外家庭通过使用,销售天津天士力集团的产品,走近健康也改变了生活。天士力细化目标,对国际市场灵活出招。在发展中国家,他们与百姓合作,打直销牌,与政府合作,代理当地最紧缺的涉及国计民生的稀缺药物,树立大健康企业的中国形象。一些国家的政府从对天士力的产品和标准半信半疑到坚信不疑,一些国家把复方丹参滴丸等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在美国和欧洲,天士力主攻政策法规和重大理论体系的突破。据介绍,天士力2006年再度获得美国FDA二/三期临床试验批件,目前正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等5个临床中心进行涉及多方面内容的二期临床试验,并积极推进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同步研究,为即将进行的三期临床试验启动做好全面准备。

  为了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医药企业,天士力还发起成立私募股权基金———崇实基金,建立行业内的投融资合作平台,以投资入股和共享申报信息技术网络的形式,帮助有志于打入欧美市场的国内企业同进退。

  天士力还与发达国家知名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探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途径。据悉,天士力与英国COOPER公司合作建立的天士力圣特公司已经注册成立。与以往中国企业靠土地、厂房等有形资产吸引外资不同,这次天士力投入品牌、新产品开发技术、新剂型等无形资产作为出资,而英方投入的是2亿元人民币的真金白银。天士力圣特将按照欧洲GMP规范生产化学药,产品通过COOPER公司营销网络返销欧洲市场。这个新型合作项目,让人们看到以天士力为代表的中国医药民族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知本运营”的新路。

  闫希军说,地球村中惟一买不到的“中国制造”就是制剂药片,天士力不甘心留下这个遗憾。天士力不但要做出高标准化学制剂药,源源不断输入发达国家;推动中药按照现代化准入门槛,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更多专题
在改制中实现共赢

国有企业改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因此,...

考评体系要量体裁衣

近些年来,公司加大了对下属各单位和员工的考核管理力度,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并且通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