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创新平台为专利创新提供条件

企业报道  2015-03-06 09:02:19 阅读:

  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及全国科技大会的胜利召开,确定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确定了企业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体地位,明确提出了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思路。结合“十一五”规划和科技大会精神,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已在总经理于德海的带领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践着自主创新,构筑了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截至2006年底,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资产总值达到2.8亿元,员工总数320人,其中博士后8人,大专以上学历员工135人,大学本科71人,技术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0%以上。2006年实现产值8900万元,研发投入近2500万元,R&D投入比例超过25%。拥有生产加工基地、博士后研发中心、工控交易中心等建筑面积共计40300。科、工、贸一体化公司运营模式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开局之年,光洋公司在中高档数控系统、高档伺服驱动器、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机床关键部件研发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数控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2006年底,光洋公司已向8家机床企业销售高档数控系统25套、中档数控系统35套。另外,还完成销售配套高档数控系统的三轴加工中心18台,四轴加工中心1台,五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2台;配套中档数控系统的三轴铣床5台,卧式加工中心2台,龙门铣床3台,多功能数控车床4台,等离子切割机2台,数控雕铣机2台等。2006年,数控产品销售收入近1600万元。现如今,光洋数控产品的销售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持续加大数控产品开发力度

  2006年,光洋公司在中高档数控系统、高档伺服驱动器、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机床关键部件研发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数控系统。光洋公司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完成系列化的开放式中高档数控系统和专用数控系统,形成了GTP8000E高档系列、GTP8000L中档系列、GT800L中低档系列的第一代开放式数控系统产品。其中档系列数控系统可完全替代日本FANUC的0i、德国西门子的802D、802C等产品,高档系列数控系统可完全替代日本FANUC的16/18i、德国西门子的840D等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第二代全数字总线开放式中高档数控系统的研发也已同步展开,目前产品样机已开发完成,并于今年2月5日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和大连市科技局联合对该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论证,并给予了充分地肯定、鼓励和支持,专家组在肯定光洋第一代数控系统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光洋第二代数控系统代表了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它的研制成功将彻底打破我国高档数控技术的瓶颈,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和技术封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数控机床研制。光洋公司自主完成了多功能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镗床、火焰切割机等机床的数控系统配套,并全部完成验证,部分投放市场。五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已完成测试验证,是迄今国内第一台配套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档数控系统、自主配套形成整机、并经过用户验证、可实际加工使用的五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其配套的高档数控系统达到西门子840D水平,现已生产2台,已给大连机车厂、沈阳鼓风机厂进行叶片加工和汽车模具厂的汽车轮毂模具加工。

  为进一步落实去年7月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并展示辽宁省装备工业基地的最新成就,由辽宁省科技厅组织、应用大连和沈阳两家机床集团生产的机床本体、配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数控系统,高档数控机床整机产品。经过多方论证,沈阳机床与光洋公司签订了VMC656RT五轴高速加工中心和HTM54100iy高速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高档数控系统配套,大连机床与光洋公司签订了VDW500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高档数控系统配套。此项目的成功将充分展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数控机床及系统的最高水平,为辽宁乃至全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出贡献。

  ———其它数控机床关键部件。光洋公司将自主研发单芯片单轴及多轴高档伺服驱动器样机配套于公司的加工中心上进行验证,效果良好,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现正进行第二代基于全数字总线及嵌入式PLCI/O的伺服驱动器产品的研发。

  光洋公司开发完成了基于SoC技术的GT504专用运动控制芯片和数控系统专用CPU主板样机,完成了2048线15000r/min高速磁编码器样机,开发了基于磁和光电的两种手摇脉冲发生器产品。

  关键部件的开发为光洋数控产业化提供了有效的配套支持。目前正在开发对我国实行禁运的应用于五轴高档数控机床回转加工的双摆铣头和单/双轴转台等产品。今年2月5日,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和大连市科技局联合对该项目进行了技术论证,其研制成功将有效提升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普及率,降低高档数控机床成本,对形成我国高档数控机床自主配套具有重大意义。

  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

  近年,光洋公司在数控领域完成了4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0项专利申请受理(3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产品登记。今年年初,光洋公司已申请专利58件(28项发明,30项实用新型)。数控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经专家的评审鉴定,光洋中高档数控系统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替代国外进口产品,打破了国外中高档数控系统的垄断局面。由于光洋采用引进技术的同时,大力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摆脱了国外技术的封锁和限制,可不受限制的改进提高和降低成本,达到了彻底消化吸收的目的,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产品,并为光洋数控的产业化和市场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持续不断的技术领先优势。

  自主创新基础平台

  光洋公司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组建了博士后研发中心,目前组建的研发机构有: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中国大连工控技术转移中心”、辽宁省科技厅批准组建的“辽宁省智能化装备工业控制嵌入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市发改委和科技局批准组建“大连市数控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大连市经委批准组建的企业技术中心。依托研发中心,积极整合国内外的各方资源,全力打造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相结合及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综合平台。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近两年的数控产业化及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光洋科技将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继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攻克、掌握各项核心技术,迅速实现中高档数控系统产业化,扩大市场占有率,替代国外进口。坚定落实中央领导在辽宁、大连视察时的讲话精神,两年内在重大技术装备、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上有所突破,为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贡献。

更多专题
职工持股面面观

公司实行职工持股,体现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公司一般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其出资购买一定...

避免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水土不服”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往往水土不服、生存困难,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风险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