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全球权威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第二届“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联想、中国银行、青岛啤酒等10家企业荣膺“品牌影响力TOP10”桂冠,成为新一届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一时之间,引发了业界关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关注和探讨。《金融时报》母公司培生集团中国区主席詹姆斯·金奇(JamesKyng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05年发布第一届排名至今,从跨国并购到海外投资,从海外上市到异国合作,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次发布的榜单较第一届相比,也折射出了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的一些新的现象和趋势。
詹姆斯·金奇表示,世界级的品牌是那些真正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领军企业,在这个舞台上,所有的企业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角逐。虽然本届“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排行榜较上届相比,“国字头”企业的数量达到了6家。但显然,此次揽得7个榜单之首的联想,连续两届蝉联榜单的海尔,则更说明了“国字头”并非是中国企业无法逾越的鸿沟。就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所指出的那样,“国字头”代表的更多的是国家的品牌,他们的经验具有天然的局限性,不可复制,而联想和海尔在公司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其他中国公司走向世界更有借鉴意义。联想自并购IBM全球PC业务后,营业额从30亿美元跃升到170亿美元,联想的国际化长足进展让人无法忽视。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并已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真正做到了“1000亿,世界的海尔”。这两个“非国字头”企业凭借雄厚的实力与迅猛的增长获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他们的成功验证了在全球化的竞技场上,英雄不问出处。
而百度入选则彰显出了搜索引擎对人类生活方式影响的日益深入,其辐射范围已经跃然于传统媒体之上,毫无疑问,服务于数亿网民的百度已经成为中国新媒体中的一支先锋新军。很明显,英国《金融时报》的这项调查表明了其全球读者对于这一趋势的认识和把握。从阿迪达斯牵手奥运80个年头,到三星借汉城奥运会迅速崛起,很多国际化品牌都曾牵手奥运,一跃龙门。与他们一样,中国企业也渴望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的契机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和增强国际品牌影响力。在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的10家企业中,就有7家是奥运全球合作伙伴、北京2008合作伙伴或赞助商。
针对奥运营销,英国《金融时报》亚洲总编辑VictorMallet表示,奥运是一个高成本、高附加值的一个载体。奥运赞助不仅是资金上的角逐,更是推广时间、销售团队等整体上的运作,奥运营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有一个连续的过程。
专家表示,这些世界级品牌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伴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也正阔步前行,愈发壮大。此次英国《金融时报》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评选,为3年来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做了一次深刻的总结,更是对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的一次探讨。正是像英国《金融时报》这样权威的媒体和机构的大力推进,才使得中国企业品牌建设日益成熟和成功,或许在下一届“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排行榜中我们会看到更多新面孔。
公司实行职工持股,体现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公司一般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其出资购买一定...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往往水土不服、生存困难,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风险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