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中国的建筑能源使用效率仅仅是欧洲国家的一半。据悉,若使用高效能源技术改造现有楼宇,可以为我国每年节约约6000亿元人民币的能源成本,这一数字相当于少建4个三峡电站。
建筑节能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日前参加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时表示,建筑节能条例将于3个月之内出台,为节能减排护航。
建筑节能减排需要多方支持共同努力,建筑节能科技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在3月举行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论坛上,拜耳(BaySystems)荣获由建设部颁发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影响力企业———十大国际品牌”奖,该奖项是对拜耳材料科技为建筑行业提供创新、节能解决方案所作贡献及其在此领域中领先地位的认可。
“我们很荣幸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企业。”拜耳材料科学(亚太)区聚氨酯业务部绝缘项目经理NormanTse说。“拜耳材料科学的聚氨酯硬泡沫系统通过提供满足中国节能标准的解决方案,为中国建筑行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自1937年奥托·拜耳发明了聚氨酯以来,拜耳材料科技一直致力于持续开发和改进这种多功能材料的应用。聚氨酯硬泡沫材料的热绝缘特性突出,与软木或纤维材料相比能节约3倍的能源,与发泡或挤出聚苯乙烯相比能节约2倍的能源。此外,这种材料的阻燃性和机械性能,保证其即使在最严苛的如炎热、潮湿或寒冷气候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耐久性。
“聚氨酯硬泡沫由于杰出的绝缘性能和高度的耐用性,适用于各类建筑,即使是在极度严酷的条件下也能保证长期的热绝缘。”拜耳材料科学(亚太)区绝缘营销总监StefanKashelikar说。
拜耳材料科技聚氨酯原材料TDI和MDI(均用于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世界级生产工厂目前在中国上海兴建和生产当中。2008年,预计MDI总产能将达到35万吨。拜耳计划将于BISS兴建TDI工厂,计划在2010年将原来的16万吨产能拓展至30万吨。新MDI和TDI工厂的兴建主要是出于全球聚氨酯消耗量与日俱增的需要。数十年来,该材料的全球需求猛增,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不断增加。至今为止,拜耳材料科技已成为聚氨酯原材料领域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在这一核心业务领域,公司希望进一步拓展其领先地位,提供符合中国节能环保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继续保持这些革命性解决方案的同时,拜耳2007年在中国确立了生态翻新标准,为中德GTZ(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唐山项目和同济大学文苑楼的翻新工程做出了贡献。文苑楼的楼顶、墙壁、地面、大厅东西入口以及楼梯等总计3600平方米的面积都使用了聚氨酯硬泡沫,取得了理想节能的效果,这一点大大超出了中国政府降低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环保节能成效显著,响应了政府节能减排的政策。
除了在生态翻新领域的努力外,拜耳继续作为行业领袖提供先进的新技术,为环保事业铺平道路。以拜耳材料科技开发的气相光气法工艺为例,气相光气法是一种创新的、无可比拟的制造甲苯二异氰酸脂的加工技术,这种加工技术可以帮助节约80%的溶剂和多达60%的能源。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把建设世界规模的工厂的投资成本降低20%。
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柯尼希表示:“可持续发展是拜耳一直奉行的核心理念之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拜耳始终将经济、生态和社会责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公司实行职工持股,体现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公司一般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其出资购买一定...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往往水土不服、生存困难,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风险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