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家电行业浴血奋战多年,夏新电子为在家电诸强中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曾发动过“三大战役”。
2003年10月份,全球竞争力组织(GCO)在中国首届最具竞争力企业高峰论坛上公布了其首次对中国1243家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研究的成果,夏新电子竟然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同中国石化、中国民生银行一起进入该项评选的前三甲。
夏新电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其“核心竞争力”,之所以如此,用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晓忠的话说,就是在企业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他们意识到,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胜出,只有着力打造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增长。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他们发起了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三大战役”。
技术持久战
技术竞争力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再到市场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竞争力的总和。
在培育技术竞争力的问题上,我国产业界存在着两种论点,即“亡国论”和“速胜论”。持“亡国论”观点的人认为,欧美、日韩等国的跨国企业有多年的历史积淀和技术储备,国内企业想要在核心技术领域有所作为费时费力不说,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不如把现成的配件拿来组装、贴牌来得立竿见影。与此相反,“速胜论”的观点则认为,我们可以利用国内的巨大市场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即“以市场换技术”,技术问题很容易解决。
夏新电子在技术竞争力的打造上有其独特的认识,他们认为“亡国论”和“速胜论”都不可取。为此,他们提出了通过“技术持久战”打造技术竞争力的观点。他们认为,从产业形态和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国内企业的技术路线,应该是一场以弱搏强、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持久战”。国内企业,要抱定打一场技术“持久战”的决心。
核心技术往往只掌握在少数几家专业厂商手中,“术业有专攻”,在一个成熟的产业圈中,专业分工是大势所趋,找准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远比盲目地去发展所谓核心技术来得重要。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这些核心技术用好,而不是为了核心技术而去做核心技术。
国内企业真正的优势在于更加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习惯和需求。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将对消费者的理解融入到产品功能和应用的设计开发中去。所谓“以弱搏强”,就是要用好核心技术,同时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应用等这些与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次核心技术”,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夏新电子在培育技术竞争力方面的策略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随需应变,快速决策,精细研发,专注应用。”这16个字所强调的就是技术研发必须要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以快速灵活的决策来贴近市场需求,同时要力求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应用体验,也就是市场导向型的产品研发。
坚持打技术持久战的夏新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由年销售收入的3%追加至6%,夏新已经在厦门、上海、南京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布局,对3C融合框架内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更具战略意义的研究机构——夏新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也在加速建设中。
管理攻坚战
“管理”是包含企业核心理念、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要素在内的一个大系统。管理竞争力即是指企业在这些方面整体的竞争力。在管理理念上,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曾经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管理理念。他把联想管理理念阐释为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联想案例说明,不断刷新理念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所以管理者应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发展战略方面,中国企业要逐步由竞争战略向合作战略、全球战略转化。战略的调整表明管理者开始注意到从把管理成本降至最低转向追求管理价值增至最高。组织结构则是指中国企业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对组织机构设置进行调整,改变组织结构和相互联系,以提高组织效率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夏新把培育其管理竞争力的工作总结为“管理的攻坚战”,他们认为,无论是打造中国最佳品牌,还是走以3C融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打好内部管理的根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夏新,夯实内部管理主要表现在强化成本控制能力、准确执行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等几个方面。
夏新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靠灵活、高效、优质的规模化生产和基于自身实力和供应商价值关联的全球采购实现的,是靠对消费市场(产品规划设计)的准确把握和营销能力的长期构建支撑的。在这个意义上,夏新的成功得益于“一体化柔性制造”所带来的产品创新/差异化上的时间优势、成本优势。
具体说来,夏新强化成本控制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化生产:一方面夏新手机产品已经具有较高的产销规模,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另外在产品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注塑、贴片等工序的生产线都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自主加工:夏新拥有国内流程最长、工序最完整、加工最具深度的手机生产线,可实现从手机的外壳注塑、UV喷涂、屏蔽处理、元器件贴装、整机测试、整机检验等全套生产工序,使夏新成为国内真正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加工生产的代表性的国产手机企业。
灵活定制:深度加工能力使夏新具备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开发、生产产品的能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实现产品升级和新品推出。
信息化管理:采用ERP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及时捕捉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及时掌握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信息,才能充分把握经营决策,同时简化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正是通过这些成本控制优势,奠定了夏新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方面。时下业内普遍认为,在微电子行业,制造领域的利润空间是最低的,实际上,只要拥有核心能力,制造业也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内部管理还体现在强调准确执行上。企业发展的战略制定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战略的执行。不可否认,任何一项战略决策都存在风险,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风险和问题往往不是来自于决策本身,而是在于决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尤其对于身处竞争激烈的3C产业中的企业,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制定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但为什么只会有一部分企业能做成功?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内部组织是否具备准确执行、落实到位的能力上。
夏新强化内部管理的工作还体现在培养企业快速应变的能力上。多元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管理难度的增加和管理成本的提高,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大企业病”,表现为沟通成本增加、效率降低、部门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资源设置重复等等。包括夏新在内的很多快速成长的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继续保持小企业灵活运作、快速反应能力的问题。
为了满足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夏新的组织结构正在从原有的“统一集权制”向一种“子公司制”和“事业部制”混合体的模式转变,由移动通讯有限公司和通信事业部、家用系统事业部、便携系统事业部、IT事业部分别面对通讯、消费电子和IT三个市场,力图消除原有框架下业务专业性不强的弱点,落实“快速反应、专业化运作”的经营理念。
品牌突围战
企业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象征,是产品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管理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日益同质的市场中,品牌已经成为赢得客户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成功品牌所蕴涵的巨大价值,远远超过产品本身所能带给消费者的利益点。优秀的品牌形象是一项巨额的无形资产,企业通过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促进产品销售,实现自身价值。
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已经占据了核心的位置。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品牌所赋予产品的附加价值,而只有优秀的品牌,才能够创造出更高的附加价值。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认识,夏新很早就提出了“品牌突围战”的培育品牌竞争力的思路。夏新认为,由于受企业规模实力和所处行业等诸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制约,夏新在中国的品牌阵营中,还不能一下子达到最具知名度的那个企业阵营中去的时候,夏新要做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不断丰满夏新的品牌形象,丰富夏新的品牌内涵,提高品牌的美誉度,最终实现与消费者在品牌和情感层面的深层次沟通,以美誉度来提升知名度,实现“品牌突围”的战略目的。要通过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顾客的满意,使AMOI夏新的品牌成为中国最佳品牌之一。
“换标工作”是夏新“品牌突围战”中重要的一步棋。2003年7月,经过广泛地论证,夏新果断地进行了“换标”工作,并为此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宣传和传播公司的新标识。老名称“厦新”光荣“退役”,寓意为“华夏之新锐”的公司新名称“夏新”应运而生。同时,公司的英文名称也由AMOISONIC变为更为简洁明快、充满动感的AMOI。对于这次换标工作,夏新总裁李晓忠认为,即使再大的投入也值得,一方面,夏新跟“厦新”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原来的企业名称“厦新”显然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夏新”读音跟原来的名称相同,可以很好地继承原来的品牌知名度,同时,由于夏新的中文寓意“华夏之新锐”正好跟夏新的企业定位进行相得益彰地演绎;另一方面,原来英文名称AMOISONIC中“SONIC”这个后缀是标明夏新是音响行业的企业,这跟夏新现在的企业形象显然已经很不符合了,所以趁换标的同时,他们把夏新的英文名字也改成了“AMOI”这个琅琅上口、极富动感的名称。换标举措无疑为夏新向“中国最佳品牌”的战略目标的进军提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夏新A8手机的成功也是夏新品牌营销的一个典型例子。2001年,夏新在推出A8手机的时候,将“卓越科技、精致生活”作为A8手机的核心品牌理念,贯穿、渗透于生产、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根据这一核心品牌理念,在产品方面,他们把产品定位在高端,走精致化路线;在营销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比如以“梦幻魅力、舍我其谁”为主题的广告片先后荣获2002年“AD盛典-CCTV观众喜爱的电视广告评选”手机类唯一获奖广告和《国际广告》2002年度“十大赏心悦目广告”等奖项。正是核心品牌理念在各个环节上的一丝不苟的贯彻,树立了夏新手机高端、健康的品牌形象,使得夏新在手机业务方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一跃而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的领导厂商之一。
而在品牌方面,市场现实的状况跟夏新原来的预想也不谋而合。2003年8月,在中国著名的调查公司——零点公司关于手机品牌的一份调查中,夏新的品牌知名度在国产手机厂商里虽然不是第一,但是他们的品牌美誉度在国产手机品牌里却遥遥领先,高居榜首。这正解释了夏新为何是国产手机厂商里利润比较高的一家企业,品牌的威力让人一目了然。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商业竞争优势之源。构建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