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出现过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及中华文明等。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消失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完整地延续下来,这得力、归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及其时代大背景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2014年恰逢孔子诞生2565周年,在全国各地更是兴起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习主席指出: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市日前推出“百姓儒学”工程,当地每个村庄都将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力争形成“村村讲儒学 户户颂和风”的新景象。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2014年5月4日,习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已是大势所趋!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更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
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有圣哲指出:“文化是民族之灵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机。”一个民族,坚持教学为先,必定生生不息、团结奋进。
要想把传统文化广泛的弘扬传承、推广开来,老师是第一重要的。为人师表,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民族要想有优秀的下一代,首要的就是培养有德行的传统文化老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习近平主席在与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讲:“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所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里面明确地讲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其核心是 “道德”。“道”起作用是“德”,“德行”与“道”相应叫做“得道”。《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就是让我们明白“道”、明白“本性”;第二个“明”是让我们“与道相应”,相应就是“德”。“德”的具体落实就是“亲民”、“止于至善”:“亲民”就是慈爱, “至善”就是断恶修善。我们明白了“道德”的真谛,才能够帮助他人破疑解惑。可见,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三、少年强则国强——当仁不让
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著的《1999不战而胜》这部书中,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面对现实的中国,尤其现实中国的年轻人,现实中国的网络论坛--你会震惊地发现:这位和基辛格一起,同毛主席、周总理携手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总统,早在几十年前,就对中国年轻人觊觎了心思,筹划了谋略。看看当今中国年轻一代的思想、行为,再对照尼克松的预言,你会发现,中国年轻人的思想,正像一个牛鼻子被一只看不见的绳索牵引着,正向着“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这条道上行走着......
少年是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但现状确实让人担忧。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的经济繁荣了,物质文明进步了,但是文化却衰落了,根源在于缺失了道德教育,导致人心出现了问题。中国近代教育家、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先生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无数仁人志士也开始认识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如果缺失了传统的道德教育,丢失了道统,丢失了为人之根本,国之未来堪忧。
由此可见,要想解决现代人的问题,必须要依靠老祖宗的教诲,也就是要恢复道德教育,做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队伍,应担当起弘扬传统、恢复德育的责任与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实质复兴铸起坚强的道德堡垒。
作为炎黄子孙,国家之一份子,尤其作为青年人,我们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到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弘扬的队伍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讲道德、行道德,人人都做有德的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鉴于此,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努力下所创建的辽宁省海城市谦德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与吉林省松原市创新学校,本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以培养承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德之才为核心宗旨,今为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种子教师,以承传先人的智慧,启发世人对德行教育的落实,特面向全国招聘有志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仁人志士200人。
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一、 授课形式
通过主题讲座、经典教学经验分享、影片教学、生活力行等多元途径,
了解以五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理论、方法。
二、 课程内容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女德》
——《了凡四训》
——《礼记·学记》
——《孝经》以及其他相关儒家基础经典
另:还设有《一日常规》生活落实、教师教育教学培训专题课程、优秀教师实践经验介绍等课程。
三、 培训要求及相关说明
1、 培训期间不可出现抽烟、喝酒、赌博、谈恋爱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予以劝退;
2、 为创建一个清净、和合的学习环境,在本次全程封闭式培训期间,无特殊情况,学员须全程跟班学习,为避免麻烦,故请学员妥善安排好个人及家庭事宜.
3、 学习期间若违反相关规定或考核不合格者,本校将予以劝退;
4、 结业去向:结业时经考核合格后可留学校工作,也可根据个人志愿决定去向。
四、 培训规模:本期培训拟招聘200人。(培训方向包括:拟任校长、中层干部、校长助理、文化课任课老师、经典课任课老师、生活老师)
五、 报名对象及条件:
1、 报名对象:师范院校毕业的应往届毕业学员。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已在学校里从事有关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优先考虑。
2、 报名条件:
(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遵守国家条令法规;
(2) 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有教育的热诚和爱心,具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志向,甘愿承担这项不凡的工作;
(3)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夫妻关系和谐,具有真诚的求学心,以及知过、认过、改过的存心;
(4) 家庭成员全部支持,无反对意见;
(5) 年龄要求:在20—58周岁之间,能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沟通;
(6) 学历要求:二本以上,师范专业、有教学工作经验者优先,非师范专业、条件优异者可破格录取;
(7) 身高要求:女1.6米以上,男1.7米以上;
(8) 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无疾病。
六、 培训时间及相应安排:
实习期满,签订合同正式上岗后有如下高规格待遇:
七、 其他事项
1、 所有报名者,均请填写后附的《报名表》,并撰写1000-1500字《自传》。为方便录取工作,《自传》请附在《报名表》后面一同发至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谦德传统文化师资班”字样,发到以下电子邮箱1444028341@qq.com。
2、 即日起开始报名,2015年4月10日截止。届时将于4月15日前以电话形式通知报名合格者面试(请报名学员在此期间务必将手机保持开机状态);未贴照片和未附《自传》的报名者恕不予考虑。
3、 报到面试时间:2015年4月25日,请参加面试人员在面试时携带身份证、学历证、近期县级以上医院体检报告(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心电图、胸透),2寸免冠照片两张等相关证件。此外,请参加面试者妥当安排好个人和家庭其他事务包括携带好个人使用的生活物品,面试者是否合格被正式录取参加培训将于面试当场出台结果。
另:请报名学员填写《报名表》时,将信息填写清楚,并按字数要求工整书
写《自传》。
八、 咨询热线:138-0412-0617
网址:http://www.dabeigusi.com http://www.zhjd.org
培训报名地址:辽宁省海城市谦德传统文化教学基地
上岗工作地址: 吉林省松原市创新学校(吉林松原江北采油一厂附近)
乘车抵达方式及详细地址:
1、乘坐普通火车抵达海城站,出站后可乘坐6路车(2.5元)抵达毛祁赵八里唐王山谦德教育基地路口处下车按指示标牌行走即到;出站后也可直接乘坐出租车(20元)直接抵达路口按指示标牌到基地门口处下车。
2、乘坐高铁抵达海城西站,出站后需乘坐出租车(50元)直接抵达抵达毛祁赵八里唐王山谦德教育基地路口按指示标牌到基地门口处下车。
3、培训结业时经考核合格后可留学校工作,也可根据个人志愿决定去向。如合格留校上岗者,由校方统一安排抵达吉林松原校址。
九、 附:谦德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基本情况介绍
十、 附:吉林松原创新学校基本情况介绍及办学资质
招商局集团公司(简称招商局)始创于1872年,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
初中毕业之后,周辞美顺利考上了中专。他可以安分地去求学,走上一条和今天迥异的道路。然而父亲怎么也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