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999年2月8日首次大修后开车至2005年9月29日第二次停车大检修,茂名乙烯装置连续平稳运行79个月零21天,创造了乙烯生产史上装置连续运行周期最长的中国企业新纪录。
79个月的运行纪录,创造了中国同行第一,摘取了世界金牌(据美国所罗门公司统计,世界乙烯行业长周期安全运行最高达75个月)。
长周期运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从2000年国家实行债转股为茂名乙烯注入资本金起,企业连年盈利,2005年在停车大检修的情况下实现利润5.3亿元。
长周期运行,为企业做强做大创造了发展的机会,中国石化经过对茂名管理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考察,决定投资70多亿元在广东茂名建设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工程于2004年12月正式动工,2006年9月建成投产,乙烯生产能力从原来的36万吨/年增加到100万吨/年,茂名乙烯成为我国首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2006年实现利润13.4亿元。
先进理念引领行动
1996年9月,茂名30万吨/年乙烯工程建成投产并一次开车成功。由于几乎全额负债建设,债务利息负担过重,加之化工市场低迷,装置刚投产就陷入了严重亏损的困境。另一方面,2000年以后国内先行建成的几套乙烯陆续改扩建,茂名乙烯的生产规模日渐处于劣势。如何摆脱困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茂名乙烯细细算了一笔账,全厂大修一次需要花费修理费1.8亿元,开停车物料损失0.24亿元,减少一个月有效生产时间损失1.18亿元牞也就是说减少一次停车大检修可增效3.22亿元。他们惊喜地发现,乙烯生产周期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就是大潜力,挖出来就是大效益。
外国能做到的,中国为什么不能做到呢?茂名乙烯作为上世纪国内建成投产的最后一套大型乙烯工程,主体生产装置的技术和设备均从国外引进,代表着上世纪末的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与国外同行比伯仲、论高低的硬件条件。特别是茂名乙烯经过努力,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使首个运行周期达到28个月并与36万吨扩能改造顺利碰头。这一周期的成功使他们认识到,装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是可以通过努力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克服的。这个探索使他们冒出了搞长周期运行的想法。
当时,长周期运行在国内没有经验可借鉴,茂名乙烯作为国内长周期运行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承受的不仅是风险,更多的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茂名乙烯坚持每年组织车间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国内乙烯行业知名专家开展三个层次的评价工作,进行“自诊”和“会诊”,及时发现和消除了600多项影响长周期运行的问题,为延长生产周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学手段消除瓶颈
在那高耸入云的塔罐里,在那隆隆鸣响的机组里,在那弯弯曲曲如跃动的音符般的管线里,这些漂亮的外衣下却是只猛虎———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它们正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着剧烈的化学反应。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而实施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环节多,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从工艺的角度看,影响因素包括结焦、结垢、堵塞、泄漏等等;从设备的角度看,有大型机组的维护、设备检维修等等;从公用工程的角度看,水、电、风、汽等的稳定保障……这些问题都会成为制约长周期运行的瓶颈。
茂名乙烯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突破,以挑战极限的胆略和气魄不断创新技术。
公用工程运行平稳是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转的前提条件,他们采取引进新工艺、新技术与自行革新技改相结合,消灭公用工程和生产装置的致命瓶颈。循环水被喻为化工装置的“血液”,他们通过选择高质量的水源,开展水系统技术攻关,提高了循环水和化学水的质量。电气、仪表是生产装置的“神经中枢”,他们加强对外部电网和内部电气系统改造,提高了外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抗晃电、防雷、防雨能力。
在线监测这一设备管理的新手段,成为了茂名乙烯盯住设备找问题的“眼睛”。2001年2月,他们投用了ENTEK设备高速在线监测系统对乙烯装置“三机”等16台关键机组的运行状态实施在线监测,实时获取机组运行的动态参数,对机组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故障苗头,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和形成原因,为排除故障赢得了主动和时间。
办法总比问题多。装置运行中不出现问题是不可能的,茂名乙烯想实现长周期运行,就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他们改变了传统检修模式,变事后维修为预知维修。当下游装置出现重大问题时,按问题的轻重缓急,在平衡全厂的前提下,按计划轮流预知检修。他们实行“机会检修”,变停车检修为在线检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局部改造、短时停车等机会,大胆采用在线切出、带压接管、带压堵漏等技术措施进行抢修,达到了装置检修在线处理而不进行大停车检修的预期效果。他们还推行“滚动检修”,变定期检修为不定期检修,提倡“微创检修”,变“生理复位”为“功能复位”。
他们大力开展技术攻关,采取在线注入、在线吹扫、波动除垢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乙烯装置急冷油塔、裂解气压缩机、碱洗塔、高低压脱丙烷塔等运行过程中的结焦结垢问题。他们充分依靠科学,精心操作,使各主要装置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聚丙烯装置获得了“全球环管工艺综合评价第四名”和“亚太地区最高操作成就奖”。
一流人才支撑运行
茂名乙烯大力抓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工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分专题培训,提升人才综合能力。坚持把竞争作为检验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实行班组长、机关管理人员、基层副职以上领导三个层面的公开招聘和选拔,形成领导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大力抓队伍的作风建设,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拼搏、无私奉献、责任在我的精神在乙烯厂区洋溢,涌现了一批如杜丕祥、黄巨利式的人才。
乙烯装置值班长兼三大机组特护负责人黄巨利,面对长周期生产给压缩机组平稳运行带来的巨大压力,近20年的裂解压缩机组操作经历使黄巨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可以预知机组运行状况、延长机组运行周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系统操作方法,被国内乙烯专家称为“黄巨利操作法”。因此黄巨利获得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还有被职工们戏称为“黑脸包公”的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杜丕祥,创造性地推行了检修和施工方案必须具备危害识别及风险削减措施,被称为“长周期运行的保护神”。
如今,全国首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屹立在南海之滨,漫步在茂名乙烯厂区,绿树红花掩映于蓝天白云之下,处处鸟语花香,大工业的恢宏气势与现代化的绿化工程相映成趣。“广东省工业旅游景点”、“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国企业新纪录”等等辉煌的业绩鼓舞着茂名乙烯人,他们又斗志昂扬地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续写改革发展新篇章,再铸化工发展新辉煌。
为了突破欧美“王牌”制造国家的重围,把完整制造赛艇的理念、工艺、材料、资金、技术描绘于这张白纸上。这...
长周期运行,为企业做强做大创造了发展的机会,中国石化经过对茂名管理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考察,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