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文彪 职员
春节期间黄金消费火爆,而消费者熟悉的“千足金”等饰品称谓在明年将取消。春节前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2016年5月4日起实施,今后即使是纯度999.0‰的金饰,也只能标注为“足金”,而不能像现在叫“千足金”了。(2月25日《京华时报》)
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含量的贵金属首饰硬度低,佩戴中容易变形、损坏,维护保养成本较高,容易给消费者使用造成不便。同时,为保证含量达到要求,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少用或不用焊药,从而使产品款式受到限制,造成材料价值压制了艺术价值。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千足金”确实一定程度地存在佩戴中易变形、损坏,以及产品款式有限、艺术价值不够高的现象。让贵金属首饰变得不易变形、损坏,以及增加贵金属首饰的款式、提高贵金属首饰的艺术价值,确实符合消费者的期待。
不过,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尽管他们期望贵金属首饰能够变得不易变形、损坏,款式能够增多、艺术价值能够得到提高,但是相比之下,他们更在乎首饰中贵金属的含量。也就是说,消费者只是希望在首饰中贵金属含量得到保证情形下,贵金属首饰能够变得不易变形、损坏,以及增加贵金属首饰的款式、提高贵金属首饰的艺术价值。贵金属首饰变得不易变形、损坏,款式增多,艺术价值得到提高,但是其中的贵金属含量却降低,并不是消费者所愿意看到的。
而在取消首饰的“千足金”等称谓,即使是纯度999.0‰的金饰也只能标注为“足金”情形下,消费者要能获得首饰中贵金属含量的真实信息,显然将会变得相对较难,相对更容易出现经营者以低含量贵金属首饰冒充高含量贵金属首饰欺诈消费者的现象。尽管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高含量的产品,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标准,以合规的形式向消费者明示其产品的贵金属含量;修订稿中也明确规定,企业标准中关于首饰标识的内容应客观规范,不得误导消费和夸大宣传,但是相比之下,经营者在饰品称谓中标注贵金属的含量,显然更易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像贵金属首饰纯度规定及命名方法这样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标准,应当在正式实施前充分听取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并吸收其中的合理建议。而即便最终取消“千足金”等饰品称谓,即使是纯度999.0‰的金饰也只能标注为“足金”,那也有必要在新标准实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于贵金属首饰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经营者以低含量贵金属首饰冒充高含量贵金属首饰欺诈消费者行为,防范部分经营者借贵金属首饰相关标准改变之机“浑水摸鱼”,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顶层设计,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图景已然勾勒:校园足球规划以教育部牵头,理顺了校园足球的发展障碍,而...
解析“新东北现象”这个样本,实际上就是回答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而实现新发展、新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