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近年在京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这是国内两大政策性金融机构首次联手合作,这种方式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两个平台。据悉,开发银行行长陈元、中国信保总经理唐若昕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财政部、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国资委、银监会、人民银行、保监会、外汇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及大型企业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领域实现资源共享,畅通业务渠道,就特定国家、特定项目的融资和承保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还将在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业务领域加强合作。
此间,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表示,截至2005年底,开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业务贷款余额达79.45亿美元,不良资产率为零。此次开行与中国信保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将开行的开发性融资优势和中国信保的海外业务风险管理优势相结合,通过在我国对外投资业务的融资和承保领域的合作,共同为开发“走出去”业务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据悉,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开行主要经营指标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截至去年底,开行管理资产余额达23644亿元;当期和累计本息回收率分别为100.02%和99.23%,连续24个季度保持国际先进水平;表内不良贷款率仅为0.87%,不良率和不良额再次实现双降;资产减值准备对表内不良资产覆盖率233%。
就两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将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意味着什么?对此,唐若昕表示,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大多数中国企业要成功地“走出去”离不开银行的信贷支持。而有了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的支持,银行就能规避“走出去”项目的融资风险,因而银行通常会重点考虑向这类项目提供贷款,或者会提高贷款额度以及放松贷款条件,使企业更易于获得银行的融资。为此,中国信保一直积极与银行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携手中外资银行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与项目融资便利。目前,中国信保已与30多家中外资银行开展了业务合作。据统计,自成立以来,国内企业通过中国信保从银行获得的融资达1100多亿元人民币,有效缓解了出口和投资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实现了企业、中国信保与融资银行的“三赢”。
据了解,中国信保自成立以来,已经为数千家企业向160多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和投资提供了风险保障,累计承保金额超过440亿美元;为近百个大中型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信保承保金额达220亿美元,近3年承保金额的年增长率超过100%,实现了三年翻三番的战略目标。同时,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指标大幅度提高。2002年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占一般贸易出口额比重仅为2%,2005年这一比重超过6%。
此间,有分析人士评论,两大政策性金融机构联手合作,是政策性银行与政策性保险公司全面合作的首次尝试。这种方式既可以解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难问题,又使企业获得融资便利,还可帮助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充分体现了两家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