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中国菊酯工业的专利创新之需

企业报道  2015-02-26 08:47:32 阅读:

  由于我国农药工业起步较晚,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核心技术较少,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高毒残留品种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过大,农药污染和药害残留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农产品的出口创汇。

  前身仅是扬州农药厂的一个车间的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余年来不断创新,打破了国外对拟除虫菊酯技术的垄断。1992年到2004年,企业工业产值增长了50倍,销售收入增长了55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2倍,并跻身于国内农药行业的前列,成为全球最大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制造商。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经济大奖”大讲堂上,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戚明珠向记者介绍了其公司十余年间如何从勉强生存到振兴菊酯工业的创新历程。

  创新改变市场格局

  拟除虫菊酯是在人工模拟天然除虫菊花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仿生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境相容性好的显著优点,是人类农药史中继有机氯、有机磷后的第三代杀虫剂。

  世界拟除虫菊酯工业史最早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国外同行不仅垄断了市场,而且封锁了生产技术。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是国内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但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产品质量长期落后于进口同类产品,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内市场仍完全依赖进口,企业只能依靠国家行政搭配的保护政策勉强求得生存。

  面对国外强大的对手,江苏扬农强烈地意识到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生存下去,自主创新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为此,江苏扬农选择拟除虫菊酯农药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围绕这一课题,不断攻关,努力走在国际农药行业的先进行列。

  1995年,他们开始将国外对手逐步挤出国内市场,江苏扬农拟菊酯目前已连续10年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打破了国外公司的长期垄断,改变了菊酯产品价格昂贵的局面。以丙烯菊酯产品为例,在他们未进入市场前,价格高达130万元/吨,在他们进入市场后,降到了30万元/吨,仅单一品种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约1.5亿美元。

  创新建设绿色品牌

  国产菊酯的崛起,促进了绿色杀虫理念的推广,结束了DDT等高残留农药在家庭卫生消杀的历史,以菊酯为原料的液体蚊香、电热蚊香片、气雾剂等新型药械开始由高端市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惠及千家万户,开创了我国卫生杀虫事业的新局面。

  以菊酯为代表的高效安全新农药技术的出现,使我国高毒农药的替代成为可能。拟除虫菊酯与传统杀虫剂相比,不仅用量少,而且药效更加出色,对环境更为友好。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到2008年,菊酯类农药将占据全球杀虫剂35%的市场份额,位于各类杀虫剂之首,被列为最有前途的品种之一。国产拟除虫菊酯的应用,对减轻农药污染、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村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赢得对手尊重

  十多年来,江苏扬农实现了国产菊酯的内在品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全面接轨,生产原料全部国产化,彻底摆脱了农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成为行业中惟一能够实现中间体完全自行配套的企业。公司20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2个产品填补国际空白,5个产品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十五”期间,4项课题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申报7项发明专利,其中4项是国际专利。

  目前,江苏扬农在拟除虫菊酯领域已形成了卫、农用两大产品树,成为全球惟一同时在这两个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药企业。

  自主创新,不仅使江苏扬农在国内站稳了脚跟,更为他们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话语权。2004年底,竞争多年的国际对手主动来访,和他们商谈国际菊酯市场的分工问题。而在12年前,他们之间同样进行着一场谈判,讨论的内容却是如何收购江苏扬农。这些变化,使江苏扬农深深地感到,中国企业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拥有自己的品牌、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更多专题
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记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公司综掘二区区长王长河及其班子

搭建中国酒文化与世界交融平台

——四川老酒坊酒窖董事长何德锋先生一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