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国际市场>> 正文

集约化机制打造国际品牌

企业报道  2015-02-26 08:27:18 阅读:

  海尔与日本三洋合作联盟、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国美集团涉足制造业,如此等等企业运作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品牌经营,标志着品牌集约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为主进入到品牌为主,品牌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已成为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与竞争实力和市场地位的重要标志。时代发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化又进一步凸显了品牌的作用力,并形成了品牌集群乃至集约化现象。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构筑起品牌优势,强化品牌市场冲击力和占有率,品牌集群乃至集约化就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为了探求品牌集约化的产生背景和存在的多种形式,近日,记者专访了著名战略管理学家、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教授,请他谈谈如何直面客户经济打造品牌集约化机制。

  客户经济催生品牌集群

  管益忻用生活中生动而鲜活的案例为我们阐述了品牌的重要性。他说,消费者现在买商品不仅要看质量和价格,更看重商品的品牌。品牌是产品的标识,也是产品内在品质与企业文化理念的集成和外在体现。他强调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随着公司经济向客户经济过渡,一家企业是否成功关键看客户买不买其产品,买得多,还是买得少。一个企业的失败,说到底是被客户所淘汰的,而不是被对手所淘汰的。他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谈恋爱,过去西方二男争一女要格斗解决,话语权在男(胜)方,只有打败对手才算胜利;而现在话语权在女方,女方选择谁,谁才能最后胜出,二男决斗的胜负与最终的胜利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客户经济催生了品牌集约化,一方面大企业集团要推展自己的品牌战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把别人的品牌拿来与自己的产品对接,形成优势品牌。正是这种相互的需求,使品牌集约化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打造品牌集群,重视原始创新,从品牌非集约化向品牌集约化的过渡便正在成为今天商业模式革命的关键环节,影响着商业创新模式本身的再造和优化。

  就目前来看,品牌发展呈现集群化趋势。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大凡经济发达地区,无不聚集着众多的知名品牌,包括一种品牌统领下的多种产品。比如日本,汇集了从汽车、轮船、电子到化工、啤酒等数个国际品牌,比如美国,通用、福特、可口可乐、IBM、美孚、百威等以其凛冽的品牌锋芒纵横市场多年。在国内,广东的家电品牌群、浙江的服装品牌群、江苏的纺织品牌群等等。在这些地区,品牌集群如同鲜艳的旗帜彰显着企业和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特色,并以其强有力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开疆扩土,主导和引领着市场潮流。由此可见,品牌集约化是品牌发展的新层级现象,它较之单一品牌更利于培养市场偏好,更易于品牌效应的扩张,更易于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增长。

  八大战略打造品牌集约化机制

  管益忻认为,品牌集约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过去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到质量竞争,再到服务竞争,时至今日,品牌竞争则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表现。一方面是品牌自身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品牌的形成有一个从小到大、从无名到知名的孕育过程,在品牌日益被推崇的条件下,不同品牌的数量不断增加,并呈现集聚发展态势;而同一品牌所覆盖的产品领域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不断延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和加深了品牌的集约化。另一方面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呼应。产业集群是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趋势,也是社会集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产品的集聚和产业链条的地域集合,形成了企业间的互动发展,合作共赢的集群前景使得品牌最易于在这些地方生成和壮大,形成品牌的集群乃至集约化。同时,品牌的集群和集约化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深化提供了动力因素。

  品牌集约化的内在机制是怎样的,在现实中又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对此,管益忻从以下八个方面作了概括的阐说:第一,主机组装企业品牌与零配件企业品牌的对接、互动方式。这种方式中主机组装企业是中心,关键在抓住龙头企业形成内在链接,加强培植对接互动机制;第二,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品牌的对接、互动方式。其中上游企业一般指制造业,下游企业一般指零售企业,这种方式的关键是抓微笑曲线,即主抓研发和营销;第三,集团企业品牌和单体企业品牌的对接、互动方式。单体企业势单力孤,影响小,靠企业联盟增加品牌力度,关键是集团品牌要把单体企业整合起来,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第四,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品牌的对接、互动方式。这种方式有一种形象的比喻就是鼠标+水泥,即信息产业+传统产业,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联合就是一个早期成功的案例;第五,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品牌的对接、互动方式。如国美集团与其上游制造业联盟乃至直接搞“国美制造”就是工商业品牌联合的杰作;第六,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对接、互动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于开发区、工业园区利用空间品牌与企业品牌链接;第七,本土企业品牌与外商企业品牌的对接、互动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合资合作形式出现。如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加大了联想集团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力度;第八,双方交换使用渠道联盟对接、互动方式。如海尔与三洋的联盟合作,双方在不放弃本土市场的情况下,又可借助对方的渠道优势打入其他市场形成双赢局面。

更多专题
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记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公司综掘二区区长王长河及其班子

搭建中国酒文化与世界交融平台

——四川老酒坊酒窖董事长何德锋先生一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