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华源:做医疗发展做战衣

企业报道  2015-02-26 08:15:54 阅读:

  国务院国资委近年正式决定通过中国诚通控股公司对中国华源集团实施战略性重组的方案,以期解决华源集团迫在眉睫的资金难题,并进一步做强做优相关产业。华源表示,集团在重组后将“着力提高盈利能力,着力提高资产质量,着力防范和控制风险,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优先发展大生命产业、优化发展大纺织产业”,做强做优“制药、流通、医疗健康和医疗器械”四位一体的大生命产业。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当代生物科技、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共认的“朝阳产业”。中国华源集团从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开创高科技领域发展空间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大生命产业定位为集团发展的核心产业,旨在倡导关注健康、关爱生命,从生命科学、医药产业、医疗健康、医药流通等多个方面寻求人类生命健康综合解决方案。几年来,中国华源集团在大生命产业领域中迅速崛起,在医药生产与流通领域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虽然华源此前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但其业务规模不错,在医药领域也具有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位参与重组的央企负责人说。

  资料显示,华源集团在2004年的资产总额为57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485亿元。在13.7亿元的利润中,生命产业和纺织产业分别占72%和22%。

  华源集团是1992年7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1家,包括上海医药、华源制药、双鹤药业、华源股份、华源发展等6家上市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和纺织企业集团。

  当年,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出身的华源董事长周玉成携1.4亿元资本金和1000万美元的进出口额度南下,主要靠国际贸易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于1995年进入纺织工业领域。此后,华源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收购重组,规模先后在纺织和医药领域跃居行业之首。

  华源集团的迅速扩张引起了颇多争议,人们的担忧主要来自并购风险。但据有关知情人士分析,从自身的实际情况看,华源集团的并购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完善资源配置的需要进行的。

  今年9月中旬,华源集团部分企业的短期贷款偿还逾期,债权银行冻结了下属部分公司和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使股票价格发生波动,生产经营受到制约,从而引发了债务危机。

  为了帮助华源集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国资委决定由中国诚通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控股的方式对中国华源集团实施战略性重组。根据重组方案,国资委同意由诚通集团代国资委行使出资人职责,重组资金由诚通集团在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框架内,申请安排50亿元注入华源,其中25亿元作为资本投入。

  作为国资委资产经营平台之一,诚通集团是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和国有资产经营双试点的企业,去年完成营业收入97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拥有3家上市公司。至今年9月末,诚通集团经营和管理的资产达到190亿元。

  有专家认为,通过战略重组,华源集团不仅能极大改善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充实经营资金,提升社会信用。更重要的是华源集团将按照既定的“优先发展大生命产业、优化发展大纺织产业”战略,进一步理顺母子公司关系,聚焦核心产业、核心企业及核心产品,集中研发、营销、采购、信息与财务;横向收缩跨度、纵向压缩层级,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推进“有进有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实体化、公众化、国际化”为目标,做强做优大生命产业。国资委则要求华源集团以此次战略重组为契机,以务实开拓的精神打造中国医药“航母”,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更多专题
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记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公司综掘二区区长王长河及其班子

搭建中国酒文化与世界交融平台

——四川老酒坊酒窖董事长何德锋先生一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