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冉冉升起之明珠

企业报道  2015-02-06 09:42:27 阅读:
核心提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昔日的神话故事如今已在厦门湾南岸演绎为现代传奇。厦门湾南岸的土地上,过去曾是一片荒滩野岭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昔日的神话故事如今已在厦门湾南岸演绎为现代传奇。厦门湾南岸的土地上,过去曾是一片荒滩野岭,而当年蛇口工业区的创办者袁庚到此后,却大发赞叹:“这是一颗尘封雾锁的明珠,一旦放出光芒,将照耀东南海疆。”1992年12月28日,香港招商局集团和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等几方股东,借鉴“蛇口”开发模式,以移山填海之力,掀起了这片处女地的开发建设热潮。美誉为“第二蛇口”的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由此诞生,为这里的腾飞插上了强劲有力的鲲鹏双翼。短短十几年,如袁庚所预言,一个以临港工业、港航物流业和食品加工业为特色的新兴海滨工业城市已展现在世人面前。雄踞厦门湾南岸的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现今已是一颗光芒夺目的明珠闪耀在东南,辉映海湾。

  备受各界瞩目的厦漳跨海大桥项目于2005年“9·8”投洽会签署了投资协议,今年将动工兴建。这为厦门湾南岸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厦门湾南北两岸必定融为一体。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现已步入快速发展期,为深入了解开发区的投资热点和下一轮的发展远景,笔者来到美丽怡人的漳州港区,与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吴斌书记进行亲切访谈。透过他坚毅而睿智的眼神和恢宏气度,我们感受到一股振奋的力量、燃烧的激情、如诗的豪情。

  笔 者: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特别提及支持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也有专家认为“十一五”规划将促进“海峡经济带”的形成。作为“一家之主”,您如何看待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现今面临的有利发展形势?

  吴 斌: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具备独特的区位和港口优势,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由香港招商局集团、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公司、漳州市政府等6家股东联合开发,招商局集团负责经营管理。开发区总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与厦门仅3.5海里之隔,处于上海、台湾、香港三大经济区的中间地带。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厦门做大做强的要求,势必将厦门湾南北两岸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规划和发展,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004年以来,招商局与漳州、厦门打破行政区域,联手打造厦门湾组合港。先后启动了漳州开发区第四区百亿深水码头项目、厦漳跨海大桥项目、实施厦门湾港口体制一体化等,为做大做强厦门湾港口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发展潮头的厦门湾南北两岸,已乘势而上,共同努力实践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政策优势方面,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2005年7月,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见招商局董事长秦晓时,高度评价了招商局13年前投资漳州开发区的远见卓识,肯定了漳州开发区十年磨一剑的艰辛与奉献。他表示,漳州开发区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两岸经贸关系;有利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加速厦门湾港口建设。福建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漳州开发区的发展,把它建设成为福建发展的一个亮点。他同时希望漳州开发区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发展得更快更好。

  笔 者:漳州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是怎样的?主要产业群是什么?

  吴 斌:开发区从设立以来就明确以建成港口工业城市为发展定位。借助开发区改革开放、体制及政策和产业聚集的平台,突出港口资源、体制(蛇口模式)和对台三大优势,打响厦大高校园区、招商局、口岸“三张名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抓项目建设,坚持以港口为龙头,拉动临港工业入区,进而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聚集与发展。

  开发区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确立了产业聚集的重点。引进临港工业大项目的同时也开辟了中小工业园区以容纳中小项目入园,形成了港口物流、钢铁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群。区内已聚集了具备船上港机、岸上港机、集装箱、半挂车等4个港口机械制造能力的企业,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港口机械制造基地。港航物流业是招商局集团的最主要核心产业,未来5年,漳州开发区招银港区将再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使全港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集装箱200万标准箱。目前,以港口为依托的港口机械加工、钢铁制品和食品加工工业已初具规模。预计到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将达300亿元人民币。

  笔 者:开发区的投资经营环境如何?有哪些知名企业入住?

  吴 斌:区内做好了科学规划,为投资兴业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的目标是把它规划建设成一个集知识经济、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滨海城区。区里55平方公里分为临港工业区、行政科教商住区、高校科技产业园区、重工业区等4个功能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的管理模式,以“投资者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为宗旨,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优质服务;以创建平安开发区为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投资者营造方便、快捷、仁爱、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美、德、意、日、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众多企业投资入住,行业涉及物流、金融、电子信息、房地产等等。目前已有德国诺尔、新加坡金钱实业、漳州中集集装箱、福建金石制油、福建凯西钢铁、荷兰豪氏威马钢铁制品公司、福建泰华交通设备公司等近300家中外企业到此落户。

  笔 者:近三年来开发区的建设成就怎样?请您谈谈今后的主导方向与发展前景。

  吴 斌:3年来,开发区把握“港口是龙头,项目是生命,人才是关键,资金是保障,区地关系是依托”五大要素,努力培育口岸、高校、招商局三大品牌,呈现了速度明显加快、效益明显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环境明显改善、基础明显提升等五方面的可喜局面。这得益于漳州市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招商局集团的直接领导和全区企业及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

  在未来的3至5年内,漳州开发区将积极融入厦门湾经济区,精心打造“厦门湾南岸新天地”,即港航物流、临港工业、高尚人居三大新天地,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其特有作用,成为海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我们的愿景是将开发区建设成为一个集知识经济、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港口工业城区。

  漳州开发区的发展已经迈上跨越发展的新征程,漳州开发区全体同仁将落实招商局集团“规模、效益、质量均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为实现开发区各项事业发展新跨越而不懈努力。

更多专题
有效试点 分类推进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电力“主辅分离”、“主多分离”改革已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一项非常严峻的考验...

冉冉升起之明珠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昔日的神话故事如今已在厦门湾南岸演绎为现代传奇。厦门湾南岸的土地上,过去曾是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