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数码IT>> 正文

先进生产力催化社会信息化

企业报道  2015-02-05 15:05:44 阅读:

  随着广东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广东省委适时提出了“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全面促进社会事业信息化”的要求,面对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生产力内在需求的实际,广东公司信息化“八项工程”正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

  据悉,在广东公司信息化“八项工程”项目中,关于推进“移动电子政务”工程、实现政府“办公无址化”一项,就是在政府服务上网的基础上,运用移动通信技术,推进信息接入无线化,实现“无纸办公”和“无址办公”,无疑加速了政府信息化进程,为广东经济的蓬勃发展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近年,广东公司与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正式签署电子政务合作框架协议,与政府主管部门达成合作共识。首先,该公司向政府提供语音和内部办公服务,实现政府办公无址化,树立“效率政府”形象。政府要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该公司将从政务服务、法律服务、工商服务、税务服务等11个方面提供协助和支撑,积极提供便民服务。与此同时,还帮助政府推进与“一卡通”结合的城市“一机通”、城市网格管理、区域信息通等,积极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向前发展。

  为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据介绍,广东公司为此实施的信息化应用方案是:首先,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上网工程”,协助中小企业建立网上专业市场;其次,建立全省企业信息数据库,开发手机搜索引擎业务;第三,向中小企业提供语音通信、无线上网、移动OA等专门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商务能力;第四,把制造业和物流仓储业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建立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由于企业信息化是信息化服务推进的重要内容,为此,该公司在重要行业的扫描、行业解决方案模版、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中的第一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造就大量的专业化信息人才。广东公司以前瞻性的眼光,组织开展了农村信息化培训、行业信息化培训、企业信息化培训和全省中高级领导干部信息化培训等。通过四大培训计划的实施,最终将培养出一批信息化带头人、信息化骨干和信息化推广员。

  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要求,广东公司立足广东,面向港澳,积极推进“泛珠信息合作”工程,促进移动通信的“跨区服务”。如:加强与港澳合作,推出“粤港通”业务;积极引进港澳先进的业务和服务,建立跨区域合作平台,并向八省辐射;联合举办泛珠三角信息化论坛,加强区域之间沟通交流;建立泛珠三角服务合作机制,开发“一卡多号”业务,实现区域内移动通信客户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共享,同时协调开展远程会议、远程监控等项目,逐步整合区域资源。

  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一个优秀的国有企业,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不仅要回报股东,同时还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该公司带动贫困山区实现信息化,实现企业与国家、社会和谐发展,切实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其先进性教育重要的实际效果。

  为积极响应政府“政企互动,共填数字鸿沟”的号召,广东公司十分关注农业、农村、农民、农工等“四农”问题,积极实施“信息下乡、信息进村”工程,组建“农村信息网”,通过提供“农信通”、“农管通”、“农教通”等信息化工具,树立信息化示范点,加速推进“山区信息化”工程,开展“信息扶贫”。

  据了解,2005年7月,该公司与信息产业厅签署“山区信息化合作协议”,从9月份开始至年底已在广东28个县进行了推广。与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中心等合作,组建“农村信息网”,开展了“五个一”(一条语音热线、一套短信平台、一所示范学校、一百场信息化培训和一百个移动信息村)活动,推进山区信息化,向广大山区农民提供农业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综合咨询、天气预报、农产品供需等信息服务,搭建农村致富的信息化高速公路,以移动信息化的强大功能,推动整个山区的信息化进程。

  为积极配合广东省“十大民心工程”,广东公司还发动广大客户通过该公司短信捐赠平台,为政府扶贫、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捐助,开展“和谐广东、爱心移动”扶贫爱心工程,并计划用两年时间筹集7300万元,建设“百村万户安居工程”、“万户培训就业脱贫工程”、“动感地带大学生千万助学计划”、“残疾孤儿康复计划”四个项目。据悉,4000万元已于今年1月5日划到了12个市(县),将使广东100个村庄的1万户贫困户的住房得到改善,受益农民将实现几代人的安居梦想。

  广州、肇庆、东莞分公司也开展了“爱心助残工程”,为盲人提供语音短信、定位导向、在线读报服务;为聋哑人提供高流量短信套餐、短信呼叫服务,并与共青团组织合作,青年志愿者共同参与,在移动营业厅适当安排残疾人工作,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

  去年,广东省委提出“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广东公司党组高度重视这一固本强基工程,认为这是公司回馈社会的好时机,也是开展先进性教育的一项举措,因此积极响应号召,选派了62名优秀党员进驻全省45个农村基层点,协助当地村委班子开展工作,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出资捐资386万元支持梅州大埔县等各地的扶贫项目建设,并捐款30万元建设梅县希望小学,切切实实帮扶解困。

  据悉,2005年,广东公司的很多分公司积极参与了“十大民心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清远分公司到驻点村慰问了24户贫困户共97人,送上大米、棉被和御寒棉衣等价值8500元物品一批,向村小学和村委会捐赠了一批图书、教学用品、衣服等慰问物品共计6000多元。“五一”节期间发动公司党员为一患病村民募捐4000元。并捐资1.57万元为驻点村——五一村委会购买了农用拖拉机一台、犁耙一副、车斗一个。农民租用机器,使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将可增加5000元。

  阳江分公司慰问了驻点村15户特困户,并送上价值1万元礼品、慰问金。3月份,向村小学赠送价值3000元的书籍,“六一”儿童节前,又向210名小学生赠送了学习用品和书籍一批。斥资购买了一台价值5万多元的联合收割机赠送给该村,并给村管理区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每人配备手机一部,同时把村委会办公大楼装修一新,在村委会打上一口水井并装上不锈钢水塔,彻底解决村委会干部用水难问题。

  肇庆分公司领导慰问驻点村干部的时候,发现周围手机信号不稳定,马上让网络部和网维中心成立专项小组解决问题,投入36万元资金将原基站搬迁升高并新建一个直放站。同时扶持村委养鸡、种植柑橘,无偿安装移动公话机2台。

  茂名分公司慰问驻点村特困户、五保老人等59户,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6000多元。同时积极协助村委会筹集资金25万多元,完成1.1公里的水泥硬底化道路建设,解决了驻点村筹建水泥路的难题。

  湛江分公司多方筹资,为廉江市良垌镇良田村村民建起了一座“连心桥”,为村中孤寡老人购买了医疗保险,并发动公司中层以上干部捐款帮助村中12位孤儿解决生活和上学费用。

  笔者了解,推进“应急通信”工程、打造“平安广东”是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又一大创举。该公司与各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启动该项目,整合分散的应急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政府应急通信平台,其主要内容包括水文灾害、气象灾害、地震海啸灾害以及公共安全(公安、交通、火灾等)、卫生防疫、安全生产6个方面的监控预警、报警求助、分析决策、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等。众所周知,去年8月7日下午13时30分广东兴宁发生了特大矿难,广东公司“应急通信”工程为此次抢险救灾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120余名矿工兄弟的生命,为了保障信息的畅通,据了解,矿难发生才二个多小时,广东移动便启动了通信应急预案。接报后半小时内梅州分公司就派出技术人员到达了事故现场,并安排有12名技术人员分别在附近两个基站进行24小时轮流值守,密切测试信号,应付突发事件,加强与监控中心的联系。省公司网络部门安排了3名专人在监控中心对事故点覆盖站和事故点沿线基站进行24小时重点监控。针对事故点两个基站的容量情况,预测现场通信需求将剧增,该公司对事故点的覆盖基站进行了紧急扩容,紧急调集油机、微蜂窝、传输及无线仪器仪表等应急通信设备支持现场保障,并在7小时内于8日凌晨5时完成。省公司网络部、网维中心等相关部门根据“一体化管理”要求,从广州派出一部价值500万元的应急通信车,于8月8日下午4时到达现场,同时为现场抢救指挥人员送去了手机备用SIM卡、随E卡、现场充电等力所能及的现场服务。

  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广东公司在抢险现场设立了移动服务保障点,免费为矿工提供长途话务等通信服务。由于反应迅速、部署得法、措施到位、保障有力,最终确保了事故抢救现场移动通信畅通无阻,为此,该公司得到了抢险指挥部领导、各安抚工作小组、矿工及家属的充分肯定。不少矿工家属都说:“移动公司真是想矿工家属之所想,急矿工家属之所急。”

  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东公司以实际行动向社会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做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者

  1999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决策人从移动通信行业的特点出发,精心铸造了以“沟通从心开始”为内核的企业精神。广东公司凭借这种文化力的感召,同心协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辉煌。然而,5年弹指一挥间,在今天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只有积极打造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社会的先进文化,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引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广东公司信息化“八项工程”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创新开拓、团结协作、精诚服务的文化理念。据了解,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通信文化产业”工程,形成“三雄鼎立”格局,勇做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者。

  目前,移动网、互联网和广电网正在呈现新的“三网合一”趋势,产业边界不断扩展,移动信息消费正在从生活消费走向文化享受,并向媒体、娱乐、金融等领域渗透和融合,产生了IPTV、手机报纸、网络游戏、手机信用卡等业务,由此而形成了一个通信文化产业,“拇指文化”、即时通信、动漫游戏等已经成为文化消费时尚。通信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并具有全球化特点和产业“溢出效应”,如彩铃音乐的版权收入已经超过音像制品的发行收入,短信收入超过了电影院线收入。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3G产业链将进一步推动通信文化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而广东公司正在发挥通信运营业在通信文化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该公司积极开展了3G网络试验和手机终端测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推进3G试验项目,将其建成广东通信制造业的3G培训基地和业务试验基地,带动广东省通信制造业的发展,扶持壮大民族工业。其次,创新商业合作模式,推动3G产业和传媒、金融、物流、商务等行业的融合,培育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圈,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大发展,并与制造业和运营业一起,走在全国前列,形成广东信息产业的“三雄鼎立”格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加强与政府合作,举办通信文化产业论坛、3G产业发展论坛,促进通信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通信文化产业交流,吸引国内外3G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服务提供商、软件供应商等到广东落户,促进广东由信息产业大省走向信息产业强省。

  为此,该公司组织了“红段子”短信征集活动。针对社会垃圾短信和黄、黑段子增多的现象,与省委宣传部和社会媒体合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题,大力倡导抵制低俗文化。积极征集原创“红段子”短信作品,如与《南方都市报》合作,在全省开展“和谐社会、传信和谐”红段子短信大赛,以幽默、清雅或犀利的文风,反对低俗,弘扬正气,为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据了解,该公司正在举办的“广东移动通信组歌”创编活动,将积极展示近年来公司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弘扬移动人自强不息、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将广东公司发展史谱成《广东移动组歌》,创造企业界的“长征组歌”。为创建先进的移动文化,该公司各下属分公司也在积极行动,如潮州分公司推出了“移动书城”促进“信息文化产业”,发展了“家校通”以打造“教育信息化”等等。

  以信息化“八项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东公司正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先进的信息产业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为建设“数字广东”、构建公平和谐信息社会贡献力量。

更多专题
展启环保让企业更具魅力

近年来,百事公司备受关注。在被评为“最具中国心的跨国公司”之后,因关爱环境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百事公...

品牌活力来源之探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数码相机呈现一片繁荣,传统胶卷相机却举步维艰,已逐渐丧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