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中国石油辽河石油勘探局投入科技资金和科研经费1.06亿元,同比翻一番,申请国家专利103项,获得授权84项。全年实现科技创效1.4亿元
在中国石油辽河石油勘探局,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05年该局投入科技资金和科研经费1.06亿元,同比翻一番,取得局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61项,其中4项获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3家未上市企业中,承担科技项目数量等6项第一。申请国家专利103项,获得授权84项。全年实现科技创效1.4亿元。
辽河石油勘探局的这一系列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该局局长、辽宁省人大代表张凤山。
立足市场定科技项目
辽河油田勘探局改变以往的科技投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科技项目和科技投入,从而使技术创新工作实现了有的放矢。
针对勘探开发对先进钻采技术需求日趋强烈的实际,勘探局大力开展“多分支井钻采技术研究”,油层钻遇率实现100%,原油日产量是同区块直井的7倍。针对煤层气开发这一新业务,勘探局积极开展“辽河油田小龙湾煤炭地下气化工程试验研究”和“煤层气开采技术”攻关,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辽河油区的钻井开采技术。针对燃料结构调整后,燃煤锅炉良好的市场前景,勘探局积极开展“燃烧注汽锅炉研制”工作,攻克了燃料转换后锅炉主机设计的技术难关,锅炉样机实际应用后将对油田降低稠油开采成本、节约原油损耗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局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钱2块铀矿床地浸采矿技术方法研究”成功地在国家发改委立项,首开承担国家级项目的先河;“辽河油区地下煤炭气化工程试验研究”实现第一次承担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辽河油区稠油开采技术集成研究”是第一次承担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国际合作类科研项目;承担科技项目的数量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所属各油气田单位中位居第一名;获奖成果数量在集团公司所属各油气田中排第一位。
在谈到2006年自主创新与科技创效的新思路时,张凤山说出了27913这一串数字——2006年辽河石油勘探局将搞好分支井开采等27项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同时,加快分支井、空气钻井等9项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加强煤层气开发综合利用配套等13项重大储备技术研究。预计全年投入科技资金1.6亿元,实现科技创效3亿元。
创新科技管理聚能量
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关键一环取决于科技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该局以技术中心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科技运行机制、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于2005年4月进入试运行阶段的辽河石油勘探局的技术中心,正着手建立完善与全局35个专业和13项具体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科研机构,进一步整合全局的科研力量,以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互连互补、高效合理”的技术研发体系,进一步打造辽河特色。
与此同时,勘探局加快辽河石油勘探局—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加工和化工两个分中心的建设步伐。勘探局技术中心将真正成为全局项目研发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专利持有中心。
特色技术闯出新天地
近年来,辽河石油勘探局逐步配套了高精度地震勘探等10项核心技术,并依靠这些技术征战国内、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逐步树立起辽河工程技术服务品牌。
针对壳牌公司长北反承包钻探项目要求,该局开发研制了当前国际陆地石油钻机中最先进的ZJ70/4500DB钻机;针对国内外钻井市场的运行情况,该局开发研制了ZJ50/3150DB钻机,充分满足丛式井钻井要求。配备了新式“武器”的辽河钻井队伍,技术实力明显增强,在参与国际和国内钻井市场竞争中优势尽显。
近年来,百事公司备受关注。在被评为“最具中国心的跨国公司”之后,因关爱环境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百事公...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数码相机呈现一片繁荣,传统胶卷相机却举步维艰,已逐渐丧失原...